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姊妹打嘴鼓

好友
姐妹多,有很多好處,
譬如:父母有事 我們輪流接力
商量幾次 達成共識 就付諸行動
行動力快的姊妹 推動力強
思慮周密的 會瞻前顧後

我們姊妹五人 很愛"打嘴鼓"
客家人用詞 都有很深的意涵
中原文化南遷 我想客家帶著文化 跟著南移
"打嘴鼓 " 就是 哩哩囉囉 劈哩啪拉 吱吱喳喳
節奏快慢 相互調節

剛剛和二妹對金錢觀 在電話上叮噹起來
尤其是錢錢錢 更是鏗鏘有力
二妹在婚姻上是吃過苦頭
結婚後 先生是富二代 蹲在家中當啃老族
放著大妹獨自帶小孩 還要張羅奶粉錢

當時我們不知二妹苦境
以為妹夫愛花錢而已
我教二妹 他花十元 你就存二十元 補那個大洞
多餘的錢是孩子的教育費 必須努力存起來
我經常長姐如母 耳提面命一番

多年以後 二妹脫離那個婚姻
她才告訴我 姐姐 那時我哪有多餘的錢
什麼他花十元 我要存二十元
姐姐 別傻了 存的都被他翻箱倒櫃 給偷挖走了
二妹覺得 " 開源"比較重要
光一角一角的存 哪裡應付得了開銷

兩人在電話中 開始搶著發言
而且越講越大聲
二妹堅持 不要坐著等死 想辦法找賺錢的機會
我說 如果家人會花錢 賺再多錢 也難守住
節約存錢的觀念 才是王道 要早早養成

有些人沒能力呀! 每個月只有萬把塊錢的薪水
更要學會存錢 一百兩百都好
我堅持的理財 首要"存錢"
想當年 媽媽煎兩個雞蛋 一家十口人要吃
她有時加蘿蔔乾 有時放很多蔥花 有時乾脆和些麵粉
一家更加和樂融融 少錢有少錢過日子的方法

二妹卻說 姐姐 閩南語有句俗諺
連吃鹹都不夠 哪還有可以曬乾?
沒錢就是沒錢 哪有存的份?

我想起 二妹把小姑送給小孩穿的日本製衣服
拿去換孩子學費
替體檢人員 到工廠做檢查前總說明
第一次站講台 鼓起勇氣拿麥克風
耳朵嗡嗡響 她說忘了怎麼說
她串水晶製品擺攤賣 合股經營卡拉OK 店
她想盡辦法"開源"

姊妹打嘴鼓 真理是越辯越明:
"女人也要學理財"
最後 我們共同的結論是:
"不但要開源 也要會節流"
"打嘴鼓"不只聊天 也可以提高E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