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電視奴


好友
想起在紐約歐本尼時,
和阿孫散步在巷道間,鄰居相遇都會打招呼,
尤其是澆花的隔壁阿嬤,
媳婦說,她是個地主,
接連幾戶,都是親戚,年紀都是八十有餘。

這些八十有餘的阿嬤,有相同點:
獨身、住大房子、身體健康。
遇到阿孫都說:
我家後院很大,歡迎來玩。
想一想,距離她們的孫子的嬉鬧,相隔也有一、二十年啦!
她們一定非常渴望,鞦韆架下,再度傳來的嘻笑聲。

可愛的阿嬤,還有相同點,
穿的衣服,和她們照顧的花,一樣熱鬧。
在花衣服底下的那顆心,
應該跟我一樣:
是期待熱鬧,又希望有些兒清靜。

因此,散步時,可以看見他們牽著狗兒。
窗台上慵懶的躺著乖巧的貓兒。
太陽出來的時候,整理她的花兒。
晚間,在昏黃的燈光下,
電視成了她的老伴兒!

尤其漫長的冬天,總有辦法度過。
難怪,她們做的派,各式各樣,
女紅也格外細膩,織鞋、織襪、織毛衣、、、
難怪,圖書館利用超水準,
CD.DVD、影片、食譜、繪本、圖書、、、
還有假日的宗教愛鄰活動,琳瑯滿目。

相對:
我回到台北,整天被電視套牢,
每天轉台:
不外命理、神怪、靈異、藝人八卦、、、
甚至被政治口水淹沒,
把殺人放火的消息帶進夢中。
人嚇人的夜晚,不失眠也難。

電視的遙控器,在我的手中,
生活的遙控器,也在我的手中,
如何搖控,只在方寸之間而已。
卻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操之在我時,中道才是上策。

木之戀


好友
時時把玩我的收藏品,
忽然發現,我對木頭特別偏愛。
我的木製品東西,大到比我高,小到米粒大。
其實那些收藏,
一直到如今,還包含著遙遠的追憶。

最早的喜愛,是屬於娘家的,
媽媽在日據時代,曾任職銀行界。
日本戰敗,媽媽的主管,送她一個木製糖果盒,
當成臨別的紀念。
原木挖空,外加一個緊密的盒蓋。
暗褐的木漆,圓形的木蓋,天衣無縫的密合。

記得我最喜歡盒蓋上,簡單兩片柿子葉的雕刻,
栩栩如生的延展著,
至今印象猶新。
之後,我開始愛戀木製品!
木頭因為有季節生長速度的不同,
因此,不管裁製出直紋或橫紋,自成優美的紋理。

我最大的收藏是佛像,
譬如栩栩如生的達摩祖師,
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和藹可親的彌勒菩薩、、、
或坐或站,
不是偶像膜拜,而是對藝術的癡狂。
常常,就自己經濟能力許可,毫不遲疑,把它們請回了家。

當然,我愛它們,還有另外的原因,
請你們深深吸一口氣,
啊!一股芳香,是人工調製不出的沁腦香氣。
不同樹木,又有不同香氣,
檜木、肖楠、樟木、、、
只要木頭都好,不油漆更好!

原住民對木頭的使用,更是粗獷、天然,
一來就地取材,二來和天性互相貼近。
發揮在餐具或器具上,
自有一種純樸、簡單,毫不做作的美。
我愛它回歸自然,親近大地的感覺。

記得蘭嶼的拼板船嗎?
那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聽說,拼板船的拼法,妙極了!
船底是堅硬的龍眼木做的,以便承受推向淺灘的磨損。
拼板的方式,採用錯開木片,一層層、一方方拼上。
木片間,有祖先傳下的智慧:用鉚榫接合。
木片則採取,遇水膨脹的樹木,方能卡住不進水。

啊!樹木跟人一樣如此有生命,有個性,
讓你愛不釋手。
因此,我也收藏很多念珠,
材質包括種子、種仁、樹根等等。
以及許多飄洋過海的菩提葉、楓葉、、、
常常忍不住,要將它們護貝成書籤,送給愛書人。
它已經不是收藏品,是可以分享的禮物。

朋友,你收到過這種禮物嗎?
沒有?那麼你看過俄羅斯娃娃吧!
冬天的俄羅斯,人們雕刻木製品打發時間,
將鏤空的木雕娃娃,一個套一個,
由大到小,八、九個,六、七個,
各個細心雕繪,度過漫漫長夜。
此情此景,只能體會,不能言傳。
那是多麼感人的生命韌性,它展現無遺呀!

餵飽自己


好友
一個到新加坡開店的江先生,
他說:
出社會時,我爸要我選個能夠"餵飽自己"的行業。
所以他在二十五歲,
就當上米奇林三星主廚。

這篇短短的報導,卻引我的內心起伏不已。
古老的年代,家長都是如此告誡子弟:
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

那是純樸的農業社會,
父母對子女的期待,
最低,也是最最扎實的人生態度。
首先,就是要能夠自力更生,
才能夠生兒育女,照顧家庭。

聰明的人,也了解:
以魚餽贈他人,還不如餽贈釣竿!

一條魚,暫時滿足了口腹之慾,
僅僅一次,屬於三寸舌尖的滿足而已。
但是獲贈釣竿,
有了工具,研究起釣技,切磋釣魚功夫,
溫飽無虞,終身受用無窮。

衣食足而禮義生,
人類的基本要求,是有次第,
最後是要完成自我的。
當今的父母,要求的不同,他們和學校共同努力。
栽培更多的讀書機器。

忽略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實現自我。
每個背著書包的讀書人,
背著父母的願望,早也讀,晚也讀,
為了實現父母的願望:
或賺年薪五百萬,或光耀門楣衣錦還鄉而已。

父母不斷拿"魚"餵飽小孩,
期待背書包的孩子,有朝一日能賺進年薪五百萬。
達不到時,書包不能放下,
關於釣魚,關於自食其力,關於自我實現、、、
父母全部包辦。

其實只有少數人,可以賺到年薪五百萬,
其餘天天待職在家!
於是社會上,多了許多"宅男"、"宅女",
父母還是負責給"魚"吃,
學校繼續配合,培植更多的讀書機器。

田廢耕,工廠作業停擺、、、
國家,成了岌岌可危的倒金字塔!
到那時,
餵飽自己,也成侈談。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思念如潮水


好友
回到台灣之後,又絞進不變的混亂之中。
午夜夢迴,
開始吞吐日間的一切,
一些是可以解決的;
一些是不可以解決的。

我忘了,經驗告訴我們:
可以解決的,天亮了再說。
不能解決的,縱使不睡覺,也解決不了。
總之,好好休息吧!
可是,仍然睡不著。

我的思緒,又飄向遙遠的美國。
在那兒,我好幸福一一一單純的幸福。
我一心一意去愛我的家人,
他們也給了我回應和尊重,
毫無保留。

從我剛剛回來的地方,我也吸收了養份。
那兒有藍藍的天,寬闊的大地,
讓我能任意翱翔,自由馳騁。
年高德劭的大樹爺爺,
給了我,生命要深耕,要壯大的啟示。

跳開了金錢危機的壓力,
少了聲光、人事的誘惑,
才知道,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
天塌下來,自有高人頂著。
我,竟然是很愛"舉枷",自找罪受呀!

思念如潮水,一波一波的來,
心中滿滿的,都是甜蜜。
留下快樂的回憶吧!
那些無謂的,
會讓人受傷的,
別客氣,就還給原創者吧!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投資自己


好友
來談談 我們這個年紀
需要做些什麼投資
從前 我們都已經不斷經營!
如今是否繼續從事?
或者 退休後另起爐灶?

剛剛在電梯 遇見鄰居
我知道 他本是銀行從業員
他退休那一天起 就拾起畫筆
並告訴我他畫的是油畫
所以常常油彩滿身 眼睛也發光發亮
前些日子 還說和老師及同學們一同開畫展

距離他退休至少也有三'四年啦!
我喜歡他發光發亮的眼睛
充滿了快樂知足
十年八年過去 他一定仍會繼續畫下去
我一直如此覺得:
雖然得少為足 不免遺憾
但是默默耕耘 將來反而有可觀的成績

最近另外一個朋友 寄來一些圖片
打開一看 原來是鳳蝶的生長過程
論攝影技術 還是幼稚生
但是那可是和專家相比
我對攝影和電腦的使用技術 一竅不通
因此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來佩服她重新拾起 遺忘已久的生物研究
她記錄了黑鳳蝶的一生
耐心的觀察
從幾小時 到數天的連續攝影
從卵到成蟲 她細心剪輯加上旁白

也許 她對於色界成住壞空有甚深體認
所以 人們以為蛹的靜止
其實變化在連續的攝影中 就可以看出端倪
就像人一樣 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只是時空因素不同的交錯現象 沒有不變的例外

如果不常常如此 自我警惕
以為有永遠的富貴
當失落時
就會有加倍的痛苦 纏繞著你 無法自拔
許多生命 反而由彩色變成永久的黑白

那就不若得少為足的深耕耘 可以常享快樂
不錯 朋友又寄來同遊蘭嶼的紀錄片
技術又更上層樓囉!
精彩100 投資自己
樂齡族大家一起開步走吧!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綠世界生態園區


好友
回客家村 對我的意義就等於回娘家
到綠世界生態園區
更是 內心盪漾
因為經過竹東 舅舅家近在呎尺
卻為了趕路 過門不入
好像不是客家人的風格

轉念 開車主控的不是客家人
他唯一目標 新竹綠世界生態園區
過了竹東 轉幾個彎 穿過山區
清涼湧上來
我們兩人 欣然進入了綠世界

我在天鵝湖前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顧影自憐的黑天鵝
牠形單影隻的 一會兒將頭鑽入水裡
一會兒游到船屋邊 兀自徘徊
遠遠有一對白天鵝 悠閒盪漾在水紋間
鴨群已經上岸 找尋青草去了
深山裡 時間好像停止 只有光影流動

今天老爺有個目標: 聽說這裡
網羅的鳥類 居全省之冠
因此 我們直奔山頂的鳥類生態公園
我隨緣自在 也跟了去



在山谷間做個鳥園 真是大工程
好加在
陽光充足 空氣新鮮 樹影婆娑
各類鳥兒飛翔其間 各得其所
又有綠水潺潺相和 使鳥鳴格外清脆

上上下下 乾淨的木棧道迂迴旋繞
十分新鮮有趣
和高樹的大嘴鳥打完招呼
轉個彎 便是樹下
又見穿梭的珠雞 在地上忙著找蟲吃
你累了嗎?
有樹間咖啡座 請坐 請上座

老爺心中 唯一只有鳥公園
我只好溜出去看蝴蝶
一群小娃娃 是美語班的小朋友來校外教學
我心疼那些兩三歲的小娃娃 高高低低 走那麼遠的路
還和解說員天真地互動
解說員說 那些蝴蝶們喜歡親近的花草 大多有毒
有毒? 小朋友們不懂
帶隊老師乾脆說:不要摸 摸了會死翹翹

天生的 以及自然的
都不經人工雕琢 而各有獨特魅力
花草 昆蟲 和初生之犢都一樣
蝴蝶真的很美 不管花花衣 還是素素衣
都充滿生命力
但是蠕動的毛毛蟲 雖然你我怕怕
又何嘗沒有致命的吸引力?

生命間 只要看對眼 就多徘徊吧!
在水生植物區 我就是如此
正是日落時分
員工表情悵然說:來得太晚 可愛的睡蓮已經睡著
但是又何妨一一一
野薑花清淡的香味 在流動的溪水間盪漾
到今天 純潔的香味仍然沒有消散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乘風飛向蘭嶼


好友
精采100 我已經起飛
感謝你這行動派 一向的呼應
我也活絡起來
因此返台後 朋友邀約
乘風飛向蘭嶼

台灣離島的旅遊 從前曾遊綠島
本想享受朝日溫泉 當時卻只泡泡腳
如今還感到遺憾
人到了某個年紀 要的是"體會"
如果月光下或者曙光第一道
啊!朝日溫泉 海天一線
徜徉其間 那是多麼美妙

如今乘風飛向蘭嶼
飛過太平洋上空 不再夢想
因為有時 往往事與願違
不如享受當下吧!

波光如鱗
海面上 黑與藍交會
我們終於來到飛魚的故鄉
飛機緩緩下降 和蘭嶼第一次見面
有些靦腆

哈囉 饅頭山
它是個好地標 第一印象
海中的島嶼 雨中的山
遠遠望去的圓形石山
其實 整個蘭嶼 本來就是海中的一座山

颱風的預告
我們放棄了 雨中騎機車環島
那 是年輕人的玩意兒
至於 海中浮潛 像個蛙人 鑽進入藍色天堂
賞玩海底世界
那 也不是我們的專長

我跟著人 瞎起鬨
在雨中聽濤 看霧 亂掰 好像也不會無聊
難得的浮生半日閒
和濤聲一樣單調的日子? 單調可是別人說的
只要問一下台灣來的新娘
蘭嶼的哪一點 讓你遺忘都市的繁華?

各位還沒來過此處的鄉親
請快光臨
不知何時 珠光蝴蝶飛舞的大自然會消失
沒有了角梟叫聲的夜晚 蘭嶼不再是蘭嶼
山洞會充滿寶特瓶 海底不再有美麗的珊瑚
也許饅頭山會被剷平 關公不再看春秋

沒有了山豬逛馬路 椰子螃蟹倒退嚕
吃什麼\ 咦!海就是我的冰箱
達悟族人這種天生的幽默 也因此消失
達悟族 海的子民
你可別因此而消失

那時你我 不再搖橹
或許會覺得 裝上引擎的拼板船
回到繁華的都市會快些
光速的世代
觀光 觀光 觀光
某些元素 因此而死亡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一條粉紅色的毛巾被


好友
老林老早把那條毛巾 被給遺忘了
誰還在乎那條破毛巾被 粉紅素面
都四五十年了 老早褪成灰撲撲的
百貨公司推陳出新 有各種圖案 精梳材質
家中也多的是其它涼被
虧那念舊的林夫人 一直沒有把它丟了

毛巾被是老林上大學的時候買的
為了送洗方便 還寫上名字
談戀愛時 那粉紅色充滿羅曼蒂克 在那學生宿舍的床上
十分顯眼
林夫人也納悶 男生為何喜愛粉紅色
但是 有一個單人床大 柔軟清爽
夏天蓋起來 倒是挺舒服的

結婚後 這毛巾被還是被林夫人使用著
後來也變成小孩的被子
小孩對它的味道 特別珍愛
有太陽味道 或汗酸尿臭 睡覺都要擁在懷裡
每次洗完 當天還得曬乾 小孩非他不睡
這成了林夫人 憶念孩子 聯想過去的臍帶

四五十年過去
孩子嫁的嫁 娶的娶 各自成家立業去了
老林禿了頭 彎著背 挺了個大腹
沒有了羅曼蒂克
當然也早已忘了它的存在 灰撲撲的捲縮在床角
倒是當年送洗時的簽名 仍隱隱約約的還在
那成了林夫人唯一 追憶過去的臍帶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日光浴


好友
那是六月 初到歐本尼的時候
一切新鮮
早晚都涼風習習 我穿著一件針織外衣
感覺比較踏實安心

到了中午 心領太陽的好意
我趕緊搜羅幾件衣物
洗洗刷刷 拿出去曝曬
車庫也打開 讓它通風
美麗的陽光 我不覺歌誦起它來

忽然? 忽然看到蘋果樹下
幾個金髮玉女 也穿著通風的比基尼泳裝
躺在草地上 和她們家的袖珍寵物犬玩著
日光挪移
她們的白皮膚 已經曬得通紅

此刻 玉女們在蘋果樹下小睡
迷你犬 也懶洋洋的靠在主人邊
他們都無視於四週:
鄰居的眼光
誰? 誰比較不自在? 太陽?

讓我想起 前幾年去俄羅斯
路過海灘 車上的男士們眼尖
遠遠的看到 一群做日光浴的男男女女
哇! 光溜溜像一條一條的 魚一一一
女士們則顧左右而言它

忘了是什麼沙灘 導遊讓我們下來
親自體驗一下
鄰居A男士 迫不及待比手畫腳
找來一群俄羅斯娃娃 拜託團友幫他照張合照
這群穿著比基尼泳裝的少女 笑得很燦爛
團友們說 不對! A先生你也要脫 脫 脫...
A先生那一天 因此濕身

太陽太可愛了
趁黑夜來臨前
請照耀我的窗前
光溜溜的 是我的思潮
早已脫 脫 脫去一身塵俗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大大兔的故事
















好友
那隻兔子是六月份出現的
初夏的天氣 開始炎熱
狹窄的家中 突然來了大隊人馬
有老人 也有小孩 顯得分外吵雜
親家夫婦兩人 就把晚餐移到戶外

此刻太陽西斜 就著晚風 吃起飯來也頗有詩意
經常有愉快的話語傳來
忽然 聲音中斷 親家母衝進屋內 說:有小白兔
挽起阿孫的手 又躡手躡腳出去
真的 有隻好小的小小兔
嘴巴不停的動著 啃食地上的青草

此後小小兔 就陪伴著親家們一起吃晚飯
在安全範圍內 兩兩互不干擾
有時我也參一腳 你吃你的 我吃我的
夕陽下一片安祥和諧
有時我們會懷疑 小小兔有沒有家人
褐色的毛衣 好小好小的身子
形單影隻 怪可憐的

有一次 親家母散步回來
她宣布 小小兔有另外的家
因為 她看到小小兔過街 跳到對面去
平常 只要聽到陌生的聲音
牠都跳近我們家 屋旁的樹叢裡
我們以為那就是小小兔唯一的家

親家兩夫妻回台灣之後
夕陽下的約會 只剩下我和小小兔
阿孫得在桌上乖乖吃飯
就這樣 一個月過去 兩個月過去
小小兔大起來了 長長的耳朵配著動不停的嘴巴
像個玩伴 期待牠出現 成了我的日課

期待 期待 期待
一隻大肥黑貓 也有另一種期待
有時捕捉不到 就對著小小兔的藏身處狂抓
自從小小兔變成了大大兔之後
是更不容易 被大肥黑貓看到了

可是 對於阿孫的出現
大大兔卻友善的吃牠的草 一點也不驚慌
我牽著阿孫的手 靠近 靠近再靠近
直到阿孫說了一句:是裝飾品!
大大兔才蹦呀蹦的跳走!

乖乖 大大兔動也不動 是喜歡你
牠可不是裝飾品喲!

來去鄉下住一晚


好友
日本有個電視節目 叫"來去鄉下住一晚"
每次都由一個電視名人當主角 訪問鄉間
或許 也是藉此深入地方
製造一些 農漁在地的節目
增加收視效果吧

小小的鄉下 民風淳樸
他們對於藝文界名人 有時是陌生的
加上貿貿然來訪 大都存著戒心
但是一旦接納
總是竭誠招待 感覺就像歡迎回到故鄉的遊子

閒話家常 一同作務
融入其間 宛如家人
尤其少子化的今天 年輕人都愛去都市打拼
留下兩老
意外來了客人 分外興奮
我以為 初初提出這個構想的人 一舉打了個勝戰

但是更令人感動的是
這些來鄉下住一宿的客人 除了幫助作物之外
還會留下紀念品
有時是一幅畫像 有時是一首打油詩
有個廚師 留下的東西 讓我難忘

他說他在餐館服務了五十年
老一輩的人 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堅持
他在作客的主人一一一 一艘船的船東家
煮一頓拿手好菜請客
意外的 他把大大小小十來把殺魚刀
用磨刀石 磨得雪亮 這一點也不希奇
希奇的是 他連刀把 也用鐵刷 打磨如新

可以體會 古老的年代
身體力行的師徒教育 向來律己從嚴
老師傅們 以高瞻遠矚 嚴厲的態度
傳承著技藝學問
讓藝事得以發揚光大 並且青出於藍

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
在每個枝微末節裡
那位老廚師 間接的
也給我上了一堂生命態度的課
你我是不是 也來去鄉下住一晚吧!

花香滿徑


好友
人生風景 山高水長 起伏不斷
不到盡頭 不知道是喜是悲
可是到了蓋棺論定的日子 喜或悲還有何意義?
到那時 給別人論斷去吧!
難怪世人 經常提醒 珍惜今宵


既然如此 不如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
當這樣看待時
遺書?寫就寫吧! 下雨?就撐傘吧!
跌倒!就爬起來吧!
銀行已經關門 就好好去睡一覺
明天再想辦法吧!
郝思嘉碰到棘手事 不也這麼說嗎?

不妨把今天當成最後一天
因此
好友我格外珍惜 遇事立刻面對
好風景 我也學會流連
今宵此刻 淺斟薄飲 最宜

帶著如此的心情 我們 來到了華盛頓紀念公園
緣起是:
扶老攜幼遊紐約 要往何處去 煞費苦心
最後的決定: 放下車子 坐地鐵 逛公園
坐地鐵 阿孫雀躍萬分!
逛公園 靠在椅子上看風景 我最愛!

紐約華盛頓紀念公園 是市民休憩的最愛
在曼哈頓第五大道尾端 大家逛街累了 來看看噴泉
輪到小腳休息 讓眼睛活動
所以 公園擠滿了人 你看我 我看你
當然大家最愛的是:
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和大理石紀念拱門

仿凱旋門形式的紀念碑 就成了最方便最有名的地標
我們來到時 除了看到許多大人小孩
在中央的噴水池嬉戲玩耍之外
石凳上已經聚集許多玩家 樂聲清揚
一會兒漸漸變成拉丁舞曲
有手持呼拉圈的男女 隨性舞了起來

舞姿曼妙 氣氛盪漾 於是就有歌者加入
有歌有舞 搖擺著 秋風 遠颺
吸引更多的攜帶樂器的男女聚集
攝影師也不甘寂寞 鎂光燈狂閃
這些人似乎都互相熟稔 每個人的裝扮奇特
一派遺世不恭 獨立特行的模樣
卻有藝術來框扶他們 不致形成治安的困擾

另一側 聽說樹下有不少人下棋
那又是一個風景區 可惜我沒有看到

但是 步行往地鐵時
才真欣賞到一些人 所謂"鬧中取靜" 對下西洋棋
這兒叫聯合廣場公園
每星期固定有四天的農民市集
遺憾今天休市
卻看到一群年輕人 圍在附近 一手持紙牌
上寫"給我一個抱抱"

人生風景 五花八門
請珍惜今宵
別待落花滿徑 才徒自傷悲
主角是誰 無關緊要
下棋的 觀棋的 都可以盡興!

精采100


好友
今年是中華民國精采一百年
不知你或家人 是否打算回來慶祝國慶?

印象最深的國慶紀念日
是高中時代
除了總統府有精采的活動之外
我們在地方上慶祝
也穿著軍訓制服 高喊中華民國萬歲 三民主義萬歲
莊嚴肅穆 眼淚不知不覺掉了下來

淚光中閃著的是 單純的 高貴的情操
頭頂西瓜皮 滿臉稚氣 卻熱血沸騰
一轉眼
頭頂西瓜皮的不是兒子 而是孫子啦
此刻 我們倆 除了要慶祝中華民國精采一百年
之外 是否也要策劃我們每個人
自己也有個精采100?

告訴你 我們的退休會 取名久久聯誼會
諧音九九
好吧? 就算久久聯誼會
活得久久 可也要活得精采
和 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一樣
要光輝燦爛才行

佛家說 有願才有力
做好事 仁為己任 義無反顧
勇往直前之先 首要就是自己身體健康
好友 我臉皮夠厚
還想 立志做大事哩
不過 我所說的大事一一一
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 就是件大事

這兩天 我看到一則新聞
有個街頭小流氓 最後卻成為大學校長
不善言詞 最後卻成為演說家
44歲開始廣學語言 如今會十種語言
50歲開始學鋼琴 現在已精通五種樂器
立志是多麼重要 而且不必考慮年紀

立志做大事 首先就要把身體顧好
身體顧好了 以上一定不成問題
人一能之 己百之
人老了 什麼沒有 就是時間最多
老手老腳也沒關係 不怕慢只怕站 更怕坐

有個日本女士 她的精采100
第一步
是背誦全世界國家的國名 並記憶它們的國旗
最後 她真的做到了
我知道 妳已開始 "瑜珈"是妳的第一步

老骨頭了也別怕
想當年 你當三班牛頭班的導師
那股勁 還在吧!
我呢?最泥!所以獨鍾太極拳 自嘲 不怕慢只怕站
老牛拖車也無所謂 可千萬別坐哟
相互勉勵 精采100可期

哈囉 耶魯


好友
在回台灣之前 因搭紐華克機場飛機之便
順路和舉世聞名的耶魯大學 說聲哈囉
該感謝兒子的用心 攜兒帶女
真好笑 老老少少 在紐哈芬市逛了一天
沾了一些人文氣息

美國康乃狄克州因紐哈芬市而聞名
紐哈芬市因耶魯大學而聞名
我看到的的紐哈芬其實和耶魯大學 是密不可分的
學校沒有圍牆 研究生比本科生多
十幾個學院 似集中又似分散在市區
市政和學校建築打成一片 市民和學生打成一片
形成一個文風極盛的大學城

三百多年前 此地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
有位東印度公司的高級主管耶魯先生 因他的贊助
耶魯大學就和世人見面了
後來校址遷移此處 直到今天
二十世紀初 整所學校就外觀和內部有過整理
為了維持原貌 保留了古樸的白石牆和窗戶玻璃鐵格
校園建築 讓整個紐哈芬市 沉浸在古老歐洲的氛圍

在校園漫步真是悠閒
綠地上 有玩飛盤的學生 有野餐的遊客
三三兩兩在椅子上則有交換話題的學生 躺著曬太陽的先生
讓我感到新鮮的是 校區有許多大型運動健身的設施
打破一流書呆子 學校只要求死讀書的觀念

可是他們讀書風氣並沒有稍減
他們歷來風氣之所致
造就了許多美國的政治領袖
出身耶魯 強調代表各方的領導地位
尤其法學醫學藝術建築音樂各方面
走在校園 也不時傳來搖滾 或古典或人聲樂器的音樂
流盪在四周

忽然 又聽到古老的教堂鐘聲響起
看看手錶 已是下午五點鐘
這座尖型石頭鐘塔 是耶魯的地標
它的鐘聲 是由各校園音樂團體負責
分別在每天的十二點半和下午五點響起
鐘聲 成了耶魯的另一個特色

告別耶魯前
我們在史德林紀念圖書館前留下難得的蹤影
古老教堂形式 莊嚴的圖書館
再再都代表著 傳承數不盡的生命 所發出的光與熱
和永恆追求真理的精神
感恩因它們 世間多少菁英學子
在此因孺慕薰陶
而締造了個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觀
進一步 豐富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