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考考你一一一儘管考

好友:
三歲半的小以樂,常和爸爸玩"考考你"的遊戲,
只要爸爸發出訊息"考考你",
小以樂不加思索的,總回答"儘管考"。
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問題都是周遭一些日常見聞,
而回答常是天外飛來一筆,讓大人聽了哭笑不得。


有一天爸爸媽媽帶著以樂和聆聆到湖邊玩,
潮水來了,又退回去,上來又下去,
把沙地洗得很乾淨,
聆聆撿著地上的貝殼,
以樂喜歡跟著浪花跑,湖水退下去了,
留下許多腳ㄚ子印。  

細砂上的腳印,再一次的浪潮,
腳印就被水沖走了!
以樂說我的腳印呢?我要我的腳印。腳印不見了!
腳印不見了!
樂樂哭了,
一轉眼,潮水退去,以樂遍尋不著他的腳印,
回過頭去,
卻發覺他的後面,又多出許多腳印。

以樂的媽媽,喜歡種菜,
她把聆聆的娃娃車,推到菜園子,讓她看得到媽媽。
接著拿著小圓鍬、剪刀、挖土耙子、、、
帶著小以樂,蹲在園地上,
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一個東西,
那是不斷蠕動的"蚯蚓",
媽媽告訴他:它讓泥土疏鬆。
小以樂用手指輕輕碰,說:喔!它會動。


不知何時開始,小以樂使用剪刀神準。
喀嚓,東西就被他剪下來了。
那一天,有個小姐姐跟著它的媽媽來玩,
我說,剪一朵花送給姊姊吧!
小以樂俐落的,把花剪下,
小姐姐很羨慕,拿過剪刀,手指卻打結,無法回報一朵花。
剪東西,媽媽說:我經常讓他跟我,一起在菜園工作。

參與感還包括,用童子尿施肥,讓菜菜長大!
有時,在客廳玩到一半,
小以樂說:我要尿尿,
他就往廁所衝,他的媽媽,準備好一個小杓子,
小小年紀,尿準小杓子,
杓子滿了,告訴媽媽可以澆花了。

有時小朋友也會哭鬧,
尤其吃飯哭鬧,把飯打翻,灑滿一地,
碗破了,爸媽提醒,不要受傷,大人先把破碗清除,
但要善後,小以樂剛剛還在哭鬧,
此刻,他要把地板擦乾淨,
三歲半的小以樂,不能例外,我也不可幫忙。

做中學,遊戲中完成,
阿嬤在旁邊,喝采!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直排輪的世界

好友:
從紐約回來,耳邊還經常響著以樂和心聆的笑聲。
常常用skype來解慰思念。
得空,就往大安森林公園裡的溜冰場溜達,
如今的溜冰場,變成直排輪練習場。
裡面的孩子,個個汗流浹背,努力在穿梭著。

此刻正逢暑假,家長比練習場的孩子更多,
真是熱鬧非凡,
我擠在他們中間,反正沒人認識我這個阿嬤,
太陽下,也跟著盯著裡面的孩子,
分享他們的喜悅。

圓形的欄杆,圍成一個範圍,
外邊是草地,裡面是滑溜溜的水泥場,
算算裡面起碼有六、七組,每一組有五、六人,
甚至高級班有十來個人,飛也似的穿梭著,
一組有一個年輕的老師,努力在帶領著。

老師真的好努力,
那些孩子們太可愛了,有五六歲,有十來歲,
湊湊成一班,按報名時間、程度混在一起,
老師要同時用不同的口氣,和不同的孩子對話,
那真是不容易的。
有些孩子膽子大,有些孩子抱大腿,黏住老師。

尤其剛學的小小孩,
老師在五步之遙,讓孩子走路靠近,
別以為走路簡單,那可比出娘胎的那頭一遭,
他們腳蹬著,差不多五公分高,扁扁的直排輪,
頭戴保護的帽子,護膝、護肘一樣也不能少,
五、六歲的孩子,就如此蹣跚走著。
一步一步往前,一步一步靠近:
老師規定,腳步要連輪子離地。

先是走直線,然後膝蓋要練習開闔,
腳步也就跟著開闔;
還要學腳稍稍抬起,轉身和轉彎,
那真是一條遙遠的路:對孩子來說。
其中,有老師的耐心鼓勵、孩子的眼淚,
和家長在場外的打氣,送水,送毛巾,有時低聲問:
累不累?要不要回家?
倔強的孩子,大都輸人不輸陣:繼續跌倒,
繼續爬起來。

看看那些高級班的孩子,排著隊伍,
雙手背在背後,彎著腰,一陣風樣,在學弟妹們身旁閃過,
或八字步,或蹲,或彎腰,或大步撿地上的路標,
真是威風,但是,
老師說:休息一下,坐在地上,
坐地?那一招還是不簡單,
大多是屁股高高坐下,跌成四腳朝天。

人生路,步步都是學習,
步步都要小心,難免跌倒。
以樂和心聆呀!阿嬤先提醒你,
要聽爸爸、媽媽和老師的指導,
不要步步都猶疑,也不可恃強驕傲,
更不要衝動壞事:人生路,步步都是學習。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好友:
二十多年前,一心一意想過世外桃源的生活,
於是我家老爺和他的同學在郊區,
購置了透天別墅,想在假日,一起游泳、打球、、、
我也夢想過參禪辦道,以為此處最適當,
小孩可以爬山、奔跑。
眼看陽台上的紫藤花,已爬上花架,
內心十分高興,退休的年齡也來到。

但是,夢想雖美,離現實卻越來越遠,
首先,我家老爺,外務越來越多,
沒空去啦!
孩子們覺得,每次上山,帶CD  DVD 或者一些遊戲機,
太麻煩啦!
剩下我,孤掌難鳴,
可是我還是一往情深,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去欣賞,
有時也邀朋友上去,一起同樂。

畢竟家人沒上去,一個人總是戲唱不長久,
起先,自己一個人還暗暗高興,
看看佛經,打打坐,沒人干擾,多麼自在!
有時"心"卻不合作,它,自在不起來,
一會兒想家人沒飯吃,
一會兒想此刻他們在做甚麼?
上山的次數就越來越少,緊閉的房子,潮氣越來越多。

家人多次警告,長此以往,房子會崩塌。
加上自己四大不調,年輕時那股勁,已銷聲匿跡。
甚麼參禪打坐,也力不從心了。
在家人合力推動之下,
我終於投降:出售吧!
將年輕時的熱情、夢想、規劃,一併出售。

彷彿我自己也把自己出售,
今兒個,邀朋友陪我上山去收拾東西:
看到那兒一草一木,都是我從山下帶上來栽培的:
我的紫藤花架是空的,
高出圍牆的桂花,竟然少了幾棵,
那不結子的芒果,倒是綠葉青蔥茂盛。
還有許多野牡丹、杜鵑,連松樹數棵也被砍了。

陪伴的朋友,跟我到室內,看我默然,
她說,捨了吧!力氣不夠囉!
我強辯,這是我二、三十年的精華,都在這裡!
環視四周,有我的愛書、剪貼、音樂、字畫、、、
還有我年輕的夢!
她斬釘截鐵的說:給需要的人,
否則拜託清潔公司,用錢請他們,全部帶走!

她幽幽的說:我有經驗,自己一個人是做不來的。
她的先生去世多年,兩個女兒嫁給外國人;
丟!丟!丟掉往事,丟掉煩惱,
如今,她無事一身輕!
否則一一一
再留,最後頂多是進博物館!大多是在垃圾場啦!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聲色無邊 般若無邊

 好友:
不管紐約街頭也好,上海街頭也好,
人潮雜沓,聲色無邊。
置身其中,彷彿 一一一拿不定方向時一一一
立刻就會被吞沒。
其實在人頭鑽動時,你是看不到方向的,
而在無邊聲色裡,更製造出許多莫名其妙的方向。
因為你失去了主張。

不管看不到方向!或者你生出了方向!
總之,就在人海裡,跟著起伏,
那真的很可怕。
在上海時,有時年輕人去上班了,
我想去採買些東西,就走向捷運站。

還好,文字是相通的,方向弄清楚了,
在這大都會裡,普通話也是通的。
但是地鐵卻是堵的,到了這裡,看到左右兩邊,
無論要去頭,還是反方向往尾,
都是人潮洶湧,
我還沒上車就想打退堂鼓了。

你進不去呀!但是,如果你讓一下步,
後果更糟。
大家都好像都很急,急著趕路,誰也顧不了誰了!
媳婦在這兒工作已久,倒已司空見慣,
一會兒便"鑽"進車裡,
我卻客客氣氣的,被推擠到更後面。
後來學乖,車未停,先抓好她一起鑽就對了。

要不然就要在上班、上學的人潮已過了,
早晨十點之後,
進出都可以稍稍喘口氣。
但是還是不能大意:譬如,有一次,
我看到一個婦人,雙手用力拍打著車門,那緩緩關上的車門,
因為,她的小娃兒已經進去,
她卻被大人擋擠在外,雖大聲在月台嚷叫,
地鐵的車子仍揚長而去。

後來如何解決,已不清楚,
但如果我是那個婦人,也是會緊張萬分的。
不只當事人,如果你聽到笛聲催促,又被志工往裡推,
已經人人行色匆匆,又被志工往裡推,
你的心,也是一起沸騰的。
不跟好步調,說不定會被踩在地上,
忙碌的人間:你的心,跟著起舞,正常。


提起購買東西,就要看荷包,和你的時間有多少了!
前些日子,逛進一個行李箱專賣店,
每個行李箱都有標價,
有一個看中意的,標價五百元,
心想這麼牢固,我說不貴耶!
孩子說:媽!那是美金,而且是最低價那隻!
我猛然驚醒,是五百元,不是五十元,
因為,去年我買一組三個,是美金八十元!不是八百元!
美金五百元,換算台幣,一個要一萬五以上。
我伸伸舌頭說:郭台銘一定買得起,
孩子卻說:媽!還有更好的呢!

我那一組美金八十元的行李箱,大小不同的三個,
好用得很,
每次裝滿二十公斤,空中來來回回的,
和一個五百美金的皮箱相比,一點也不差。
從前的人就說過:再嬌貴的人,
也是日食三餐,夜眠八尺!
要如何去計較、分別?
那是"舉枷":多餘的負擔而已!

那天,我要去機場,
和你度過令人懷念的一天,專程為"見面"而設計的一天。
臨別,你們請我吃墨西哥餐,
那一餐,
除了新奇一一一我是好奇心很重的人;
好處還多多,吃不完,我大方打包,
因為:深夜,孩子們送我進了海關,
他們大大小小回機場旅館,還有打包的東西,可以裹腹!

回來台北,
好友談起,她手上的皮包是今年流行,
是家長在美國的買來送她的,
她問我有沒有去這過季名品街?
我說去過了!真是怪現象!
不管亞洲人、歐洲人,以及自己美國人,
大家一窩蜂,瘋名品。

上一季的東西,打了七折或八折,仍很貴,
但是推著行李箱,來採購的絡繹不絕。
買回家十個、八個皮包,堆在架子上,
看了也高興:
因為我們的名字叫做"人"一一一貪、瞋、痴的代名詞,
有了它,
人們才會懂得在"覺"的路上走。
怕的是:有人懵懂的,栽進貪瞋痴裡,卻一輩子迷而不覺。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內洞,天然的最好


好友:天然的最好!
我已經嘀咕很久要去溜達了:因為,
烏來 內洞的瀑布,有全台最好的負離子,

大自然本身,就是很完整,很平衡的生態系統,
山中林木蓊鬱,水氣瀰漫,泉水豐沛!
適合生物生存。
這兒沒有樂高玩具,
沒有棒棒糖、漢堡、薯條、、、
可是,天然的最好:
這兒可真好玩,你瞧!


當然,樂高玩具也有森林阿兵哥,它還不是模仿森林情境,
做野外攻擊保衛戰。
但是,如果孩子們,如果不真正走入大自然,
他們的腦海裡,一 直以為,牛奶是工廠製造的;
他們以為麵粉就是麵粉,薯條是麵粉做的;
蝴蝶就是蝴蝶;
毛毛蟲又是毛毛蟲;
喝椰子汁,
不知椰子長成甚麼樣!
爆米花?從哪裡來?又是工廠製造。

當然,孩子們更不能領略山風拂面的感覺,
清涼就是冷氣房的冷氣!
如果你只帶著他們看電影、逛蹦蹦車、雲霄飛車,
它們一股腦,只有熱血奔騰!
其實,大自然裡面也可以熱血奔騰:
溯溪、征服百岳、、、

天然的最好,
走在落葉堆成的路上,
如走在地毯,鬆軟舒適,
又如走入七個小矮人的森林小木屋裡,
你成了白雪公主,
走入了童話中的夢幻世界!

天然的最好!
來到烏來、內洞、福山、、、
是更真實,更完整的動物園、植物園,
老師可以藉機上課:豆娘和蜻蜓的分別;
蕨類植物可以長在溪邊、岩壁和樹上;
姑婆芋、野菇不可以亂吃;
台灣筆筒樹和台灣桫欏為何要保護?



從烏來進去,有往內洞遊樂區的指標,
沿著南勢溪,往裡走,步道鋪著小石子或水泥路,
方便健行或騎單車,
在這空氣清新的地方,盡量要求零公害,
我們是大自然之子。




告訴孩子 們,
我們的祖先是和所有動植物,打成一片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白天享受陽光,夜晚享受星光。

自從
有了工業革命,
人類離開大自然越來越遠,
不知道,清風和明月本是垂手可得,
如今又將它拱手破壞,
老師卻苦心,帶著學生們到動物園、植物園,細說遠古。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山在招手


好友:
每次來新埔,都滿載而歸,
一方面,主人的熱情擋不住;還有,山不斷招手;
相招的,又都是一群"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真的迫不及待,
脫離都市叢林,腳底抹油跟來就對了。

這新埔老朋友家的果園,就成了我們的俱樂部。
每年總要來拜訪好幾遭。
是山在招手:
說橘子成熟了;柚子沉甸甸可以採收了;
說大閹雞有十來斤了;
說鄰家柿莊的柿餅,正在收成;
說賽豬公第一名;
當然,主要是主人有心,
讓我們家裡,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教授,
到草地來走走。


啊!山在招手,
忘也忘不掉,遇到橄欖樹結子的時候,
橄欖掉滿地,一邊撿拾,一邊回味,
主人呼叫了:來吃飯囉!
我的魂卻經常失落在從前:
沒有餅乾糖果的年代一一一
灰灰不起眼的醃橄欖:用水燙過,灑點甘草粉,
對於小朋友來說,真是人間美味。

山又在招手了:滿地紫蘇和九層塔,種在雞窩旁邊,奼紫嫣紅,相當可人,
子惠如獲至寶,
她說,在都市怎麼也種不活,
她正在懊惱!
常常想要,給小孫女做紫蘇葉包壽司:
主人接著拗手指說,用途多咧!還可以炒雞肉、煎魚、、、
旁人也接嘴:哇!炒青蛙,一級棒。
大家七嘴八舌時,
主人老早已替她準備好兩盆。

文旦還沒有成熟,卻結實纍纍,引人垂涎,
有人叫:沒有文旦摘,無子甜檸檬也可以、、、
不好意思,
太過分了呦!
瞧那邊,已經有人自己動手,頂著兩個大木瓜,
在山坡上招搖了。

豐盛的午餐,真的沒話說,每次都有驚喜:
這次不是新埔賽豬公的季節,
但是他的閹雞,從過年留到現在,
足足十斤重,六妹自己親自剁了大大的兩盤,
黃澄澄,Q嫩厚實的肉,
配上本地產酸溜溜甜蜜蜜的桔子醬,
這個年紀,吃得不多,但是,看著也會流口水!
一一一 當然要吃。

來到客家庄,我是客家人,
真是如魚得水:
那一大鍋湯圓,是我心中的最愛,
冬天來的時候,湯裡放著好多好多的茼蒿菜,
配上香噴噴糯糯的QQ的湯圓,
今兒個,則將茼蒿換成爽口嫩綠的韭菜。
不是道地客家人,怎知這樣來烹調?
主人說,廚師是他的乾弟弟,否則要把六妹累壞了!

吃罷午餐,
山不會抗議的,我們扯開嗓門,來個卡拉OK歡唱,
還吹送清風,有些人乾脆來到樹下乘涼,
六妹就去剪來長長的連藤甘薯葉,
讓我們邊聊邊摘,有吃的還有帶回家的。
愛喝茶的朋友,帶來生普洱茶,
殷情沖泡,
來回遞送,在大樹下和大家悠閒分享。

山在招手,主人有心,
讓我們幾個知心朋友相聚,過了最充實的一天,
在這炎炎夏日,
心中格外清涼。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銀髮族人力銀行

好友:
應老朋友的邀約,昨天和子惠到新埔玩。
一路我們談著,許多朋友們的退休生活,
尤其是公家機關退休的同仁:
雖不能每天出國旅行,但是:
有些天天相約喝下午茶;
有些參加登山會,常常和山水相約;
也有人喜歡唱歌,參加合唱團、、、
否則,沒事做個櫻櫻美代子的也不少。

可是,看到攝氏38度高溫氣候,太陽底下努力工作的人,
大有人在,
對於他們,我心生愧疚。
因為我也是個退休族;
而我的子女,也在高溫底下,努力工作,
反觀自己的體力,雖已不壯碩,
但是,我的頭腦還清楚,
我的專業知識,緊急時,仍然可以立刻當支援,
為什麼只想做個櫻櫻美代子?

真正讓我感到羞赧的是:
一個鄰居,她多年前就和上帝許諾,
只要結束她經營的才藝班後,她就要開始這個工作:
那時她已七十歲了,
她說,我們都是從學校陣線退休下來的,
她在才藝班招生之時,發現有很多單親或隔代教養,
甚至低收入戶,
那些孩子,課業、情緒各方面需要引導。

如今她結束營業,她要貢獻。
她說:
我們一年退休那麼多老師,到哪裡去了?
大家接受國家栽培許多年,說退,就全"退"還給國家了嗎?
如果"集結"那些退休老師的力量,
來引導未來的主人翁,
用團隊的聯合力量,哪怕成果不彰?
起碼也是給孩子們種下了希望,和正確的方向:
她要整合退休老師的力量,她曾向主許諾。

今年,她已把才藝班,交付給兒女,
她要來實現,過去她向主應許的事,
七十五歲了,還有雄心壯志:她要集結退休老師的力量。
她當聯絡站、召集人,
眾志能成城,她要開始行動。

呵!呵!分發退休金的單位,難道沒有省思到這一點?
關於銀髮族人力的智能整合、儲蓄和再利用,
是不是需要重新思考?
經驗不能斷層,
自給自足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剛剛看到一則報導:
台灣老人的退休年齡平均是五十八、九歲之間,
大約是全世界最低前四名,
是注重樂活呢?還是退休制度太好?
可是我們的財政赤字,已透支到用兒孫的錢了啦!

日本人口老化現象,更早顯現,
他們有因應措施:鼓勵銀髮族開創第二春,
運用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重新加以組織和發揮。
如今他們的退休年齡,
據統計,平均已經延長到六十八、九歲。

難怪去年世博,大陸官方,
把老人定位:七十歲。
說誠實語:如今,七十歲的人,個個都還是生龍活虎。

無論如何,生命的意義,是開創宇宙繼起的生命,
我們在其間,也可以找到生命存在的價值一一一
成就感,對我們是重要無比!
尤其老年。

慈濟人的大愛,和總動員精神,是可以借鏡、學習的。
就在放下和拿起之間,
也大有意義在!
應該說:這種大愛精神人人有,
誰來整合,讓它力量更大?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老健康

好友:客家人稱讚健康的老人家,就叫他"老健康"。
因為媽媽的歲數也大了,
經常在她身邊,左一搭,右一搭的。
所以和其他老人聊天,也很容易就熱絡起來。

二十多年來,在學校操場,打太極拳的朋友們,
經過歲月的淘洗,
只剩下三、五個。
而且,除了我,年紀全在八、九十之間,
全都可愛無比,超有動力,
我想他們能夠高齡長壽健康,是有原因的。

首先,經過太極薰修,
他們的親和力很強,個個都如同我的老媽媽,
卻沒有倚老賣老,都把我當朋友看待。
有一陣子,我被更年期憂鬱症纏繞,走不出去,
晨操完畢,他們會來我家探看,
有時還約著出去吃早餐,或者喝下午茶。

提起喝下午茶,我就想起來,
我們這群太極拳朋友中,有個八十八歲的老健康,
她是另一群,義結金蘭十來個中的四妹。
從年輕以來,他們就偶而打打小牌,喝喝下午茶。
他們的交情,是從住眷村開始的。
每次聽到:對著八十八的老奶奶,
還四妹、四妹直叫,
偷偷好笑,但是又覺得可愛,
真是青春長駐,好窩心,好溫馨的家庭呀!

有個老健康更可愛,
某一天,她宣布要參加,泳渡日月潭的壯舉,
所以她說,要把太極拳練好一些。
泳渡日月潭是多年來,台灣夏季的一件盛事。
那一天的到來,
日月潭裡的參加者,多得像泥鰍在水中鑽動,
而這個老健康真的去,達成她的夢想,
記得那年,她應該已超過八十一歲了。

這兩天,我們去探看另一位老健康,
她的膝蓋磨損,開刀已經三個月了,
因為讓膝蓋休息,她減少出門,心卻閒不住,
兩隻手還是動個不停,
替這個、那個人,打毛衣、鉤毛帽,
平日,兒孫都在國內外,不住在一起,
就這樣,靠著毛線,牽繫著親情。

她的毛線,也牽繫著太極拳其他老健康們。
今天她叨念著另一位拳友,
那位拳友已經九十歲了,
年輕時還是個軍中女兵,平日像個男人,
她曾對著路邊打小孩的爸爸,理直氣壯的質問糾正!
如今,竟然因為許多牌友不在了,
她向膝蓋開刀的老健康哭訴,她說:
三缺一,已經無法一起打牌,
她想一一一,跳樓算了。

可愛的老健康呀!
我們都要當老健康,
常常要運動、聊天、聚會、、、、
當個可愛的,身心靈兼顧的老健康!
哭訴也沒關係,
預約壯舉更好,
大家都要像毛線一樣,互相關懷,互相牽繫。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好友:為了想念孫子們,遠渡重洋,
 卻和住在台北的母親闊別。
 回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媽媽通電話。
見了面,她老人家就一會兒水果,一會兒扣肉,
不停送到妳碗裡,讓你重新享受當女兒的甜蜜!
人到底是感情的動物,
身上攜帶著的都是親情、友情等等,
這些最是沉重,卻又溫馨動人。

難的是,有時卻無法兩全其美,
我在老媽媽和三歲的孫子間,兩頭牽掛!
尤其剛滿一歲伸出手要抱抱的孫女,
眼神是多麼期待,
你看她,從全身趴著,到跪著爬,到屁股噘起來爬,
眼看可以站起來,她要可愛的蹣跚學走。
妹妹一通電話:媽媽問你,慢性病的藥,可帶夠?
我就又從紐約回到台北。

我遠離台北,還有一個動力:
不想看到一些灰暗的,已經公開許久的事。
紐約的朋友問:你來兒子這兒,為何先生不一起來?
或者說:你不在家,先生不會餓著嗎?
知情的人會說:別急!他高興得很呢!
當然,他電話那頭也說,飛機要坐那麼久,
妳就多待一會兒吧!
一聽,妳會恨不得永遠不回去。

讀書會的代理帶領人來 mail 說:快回來吧!
我們休會太久了,深怕里長會將好不容易找到的場地,要回去呢!
況且學員的心散了,可不容易追回。
一聽,又立刻想,上次我們讀到哪兒?
我以為:帶領人只負責集合大家,讀書則是大家的事。
沒想到,我還有凝聚學員的重責大任,
換句話說:我還是個領航員,要引導大家走出港口,
航向大家共同決定的目標:六祖壇經。
至於,大家想成佛,那就要各自去努力了。

個性如浮雲,喜歡那東飄西盪的自在。
媳婦卻說我太多情,所以東飄西盪,也不可能自在。
是嗎?太多情倒是被說中!
凡我經過,都不能遺忘,
不只記憶裡一一一,
在我的抽屜,有兒子三歲時,童音唱的:哥哥爸爸真偉大。
有他們的成績單,和老師的評語。
有初次塗鴉的圖畫本、、、
還有上成功嶺的照片。

丟不掉初戀的甜蜜,妹妹說我太超過。
留爸爸的柺杖和老花眼鏡?
那可是留著要攙扶媽媽用的。
六祖壇經?心經?
哦!累劫金剛不變的志業,
戀著的是 ,它永不退色:
大愛。大貪。大戀。心中要時時刻刻,明明白白。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露莎蘭

好友:回家的感覺,真好!
又遇到,夏日荷花仙子出浴的季節,
隔天清晨六點,
我家老爺迫不及待背著相機,奔向南海路植物園的荷花池。
我當然也不能錯過!
在那兒,少女時代的我,在荷花池邊,也編織過青澀的夢,
夢中有樹華、吳軾、林林、澤玲、玉瑛、、、。

尋夢去,在植物園,
荷花池邊,剛冒出水面的青春,和清純的友情,奢侈的揮灑著。
尤其在椰風吹拂的暑假,
我們在植物園的林業陳列館裡,穿著白色的制服,
中午,偷閒躲在貴賓室,學崔苔青唱歌,
那時剛有電視,這幾個剛出社會的小妮子,
每個星期,固定和"群星會"有約。

我們同唱:群星在天空閃亮、、、
但是剛走出校門,
我們更愛唱一些,自以為有藝術氣息的歌,
徐志摩的"偶然""再別康橋",曹雪芹的"紅豆詞"等等。
從問鶯燕到問白雲,還要"遺忘",
可是我卻更忘不了,
南部鳳山來的林林,氣味相投,我們成了好友!
她教我唱的一條好歌。

那條歌叫甚麼來著?
.............露莎蘭吧!
哦!對了!
露莎蘭....................
想起來了?.....................,唱吧!

我徘徊在海之濱,山之巔,
越此城鎮,越彼鄉園。
我心將碎,淚之泉已枯乾,
全為妳,為了妳,露莎蘭。
寂寞雙手彈著低調,
歸來吧!歸來吧!露莎蘭!
請問枝頭泣血杜鵑,
哪兒是我心愛的露莎蘭?

這是一首蘇格蘭民謠,想當年高雄岡山的林林,
她教我唱了這首歌。
林林是那兒青年中學,創辦者的妹妹,
她有奇特的身世,滿足我的好奇,
她的父親是個土軍閥,俘虜了江西女子,也就是林林的媽媽,
後來生下她和弟弟,
也使她成了青年中學創辦者的妹妹,
長兄如父,照顧她們母子三個來到台灣。

常在歌聲尋找著露莎蘭,常在夏日尋找著荷花,
幾十年來,
我也尋找著林林,
每當荷花盛開的季節,在田田荷葉深處,
不由得,就會想起她,想念寂寞、堅強的她一一一
隻身來台北,
會速記的林林,出塵清新的林林,
不知現在妳在何方?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賓州阿米許人

好友:
自從看了漢寇克聚落的博物館以後,
又來賓州體驗阿米許人的生活,
使我對於過自給自足的自在生活有更深體認!
從家中出發時的一無所知,
以及到此處的第一印象,使我對美國的多元和寬容,
不由深感佩服。

來到阿米許人聚落,已是夜晚時分,
村莊小路高低起伏,
有時路邊是一片玉米田,
有時是農莊屋舍,
此刻還不算是夜深人靜,但是四周寧靜無聲,
令人感到寧靜安詳的,還有:
黑暗中,家家戶戶窗前,點著的一盞盞小燈。

那就是第一印象:寧靜安詳一一一
和紐約市的嘈雜,真有天壤之別。
像極了台灣南部的鄉村,
只是,這兒的星空更遼闊。


今晨被的答的答的馬蹄聲驚醒,
和兒子及小以樂,趁著妹妹還在睡覺,
我們想乘馬車遛達,
在起伏的鄉村小道,難得看到有汽車來往,
清涼潤濕的清晨,只見馬車悠閒來去;
或者這種滑板式的腳踏車,
在柏油路上,被頭頂草帽的大鬍子男士輕鬆滑動著。


我們來到乘坐馬車的地方,早起的人還真不少,
差不多十個人乘坐的馬車,是載農作物的那種廂座,
只是頭上有頂篷,有別於兩人座的小馬車。
人數湊齊就出發,老車夫留著大鬍子,叮個白草帽,
穿著乾淨的白襯衫,和深色吊帶褲,
後來才知道,這是結婚後阿米許男子的裝扮。


在充滿泥土和馬糞味的起伏馬路上馬蹄聲的答,
微風輕輕吹著兩邊的玉米田,
有時是整片已經結果的蘋果園,
老車夫說,今年天氣異常,否則玉米也可採收了。
來到一個農莊,我們下車參觀了牛棚、馬廄、牛奶製作等等。
他們對於草料堆積的高塔很自豪,
那是牧草切斷之後,用空氣吸塵般,吸進木製高塔儲存的。
出口處,還要混進不同飼料,給牛馬吃。


一小時的乘坐完畢,我們回到旅館。
下午到商店參觀阿米許人的工藝品。
男人製作的木器品,女人縫製的拼布都十分有名。
他們說,教育是家庭的事,
許多都在家自學到小學畢業,之後就男耕女縫。
大都很安於如此的生活,如同他們不接受電器品一般。
有些十分堅持,少數可稍稍開放。
難怪夜晚都是瓦斯小燈幾點,和天上繁星輝映,
大地一片安寧。


這些阿米許人,女人穿著深色衣,外面搭個白色圍裙,
最明顯的標誌是,她們帶著無邊小白帽:
原來早在美國獨立前,這些阿米許人,是從德國移民過來,
她們本是瑞士人的後裔,因為對宗教改革不滿,
如同基督教門諾派教會一樣,
他們又再度移民來美國,
千里迢迢,只為尋找他們心中的淨土。

如今,這樣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的阿米許人聚落,
全國各州合計,仍有二十萬人左右,
媳婦因著迷她們的拼布,而再度造訪;
我則對他們堅持的簡單生活,感到驚艷;
兒子對他們製作的手工木器,十分感興趣;
小以樂好奇,對這兒如滑板的腳踏車,念念不忘。
當然,我們也忘不了,去乘坐蒸汽老火車,
它一一一慢慢駛過平原、低丘,農莊和玉米田,
汽笛響了好幾個世紀,一直一直一直不停、、、
至今還做為觀光之用,讓遊客享受綠野平疇的寧靜風光。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漫步在海邊

好友:
漫步在海邊原名叫A Walk on the Beach ,
作者 瓊 ˙安德森 一一一小瓊 Joan Anderson ,是美國名資深新聞工作者,
她因婚姻和生活,陷入停滯,在美國麻州鱈角獨居時,
邂逅一位忘年交一一一老瓊,瓊˙艾瑞克森,
老瓊帶領她,開拓了自我,並欣然接受生命中的轉折,
使步入哀樂中年的她,再度獲得力量,重新綻放生命之花。

"漫步在海邊"是由台灣心靈工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譯者是喜愛自在生活,而遠離職場,棲居山林的譚家瑜。
記得以前,也跟你介紹過這本書,
每次重讀,都有許多心得感受,
尤其在身心困頓的時候,最最能體會,每每抱著它,細細追尋。
難怪有那麼多的身心靈導師專家們推薦它。

不管漫步在海邊或者棲居山林,
正如古代中國有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水就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
山的幽深或雄偉,水的低緩或壯闊,
是要敞開胸懷,去親近閱讀的。

作者小瓊,她卻用了"逃離"兩個字,
躲在鱈角一一一那是她年少織夢的地方。
我想她來時行囊沉重,
有很多灰暗的無奈,又有太多期待,
在濃霧瀰漫的二月天,
幸而,在海邊遇到了年長她四十歲的老瓊,生命一切改觀。

為了老瓊的魅力,
我也不斷重讀,並字字追尋,在字裡行間的密意,
我也想讓生命改觀!
腦海中,重塑一個九十歲,身心靈依然年輕的身影,
一個體態輕盈,特立獨行的舞者。

她善用身體裡,每一個有創造力的細胞,去體現"自我",
她從不諱言失敗,用更多的活力,去面對人生,
在最低潮的中年,也是輕輕舞過。
當然,她有個心理分析大師艾瑞克˙艾瑞克森,當終身伴侶,
在藝術治療的領域,兩人相輔相成,成了最佳工作伙伴。
人生的奇妙遇合,沮喪的小瓊,此刻遇到了她。

老瓊說:無意之間發生的事最有趣了。
他們在無意中在湖邊,發現一艘小船,
老瓊突發奇想說船主人,不知有沒有把槳留在船上?
自己先跳上船,逼得小瓊只好跟上,
但是盪漾到湖心,享受陽光,小瓊初嚐悠遊喜樂的滋味,
拋開俗慮,靜聽老瓊唱起兒歌。

我難忘書中,老瓊教導小瓊編織的畫面,
紙板四周打洞,經線打底,那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許多特質,
緯線則一行一行,敘述你的人生,
慢慢思量,是穿進灰暗的深色,還是亮麗的金黃?
專心一志,不能躁進,一線一線的上下穿梭,
色彩豐富,竟也和自己人生階段的順逆相吻合,
可見生命是一步一腳印,步步踏實,
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質,選擇著自己喜愛的顏色,
揮灑自己的人生,每每要走過灰暗,才更襯托金黃。
你或者以為,老瓊的人生,是全然平順,
殊不知,那時她心愛的丈夫,已老病住進養老院,
小瓊時常陪伴老瓊,去探訪老瓊的丈夫,
這位小瓊心儀的老心理學家,已經十分衰老,
每個訪問的感動,彷彿再度上了一課婚姻諮詢,
這對年老夫妻,一生互敬、互重,又恩愛逾恆,
使小瓊有了醒悟,
最終,扭轉了她瀕臨破碎的婚姻。

看了這本書,你會珍惜每個當下的人、事、物,
也會珍惜自己身上的每個特質,
用自己的全心,投入人生旅途的任何人、事、物,
小瓊就是受到鼓舞,征服了秘魯祕境馬丘比丘。
我一再研讀,也是想自我超越,
因此在心中,時時出現小瓊和老瓊的故事,
和你分享:生命縱然到了盡頭,還是色彩斑斕。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清教徒聚落一一一漢寇克震顫村

好友:
假日我們又去一個"特別"的地方,
它在麻塞諸塞州的一個叫漢寇克震顫村的地方,
其實它是屬於英國清教徒的聚落,
據說,美國有十來個這樣的基督教派。
是個耕、織、農、牧生活和宗教打成一片的簡單、自律的社區。


他們的特色"震顫"二字,
來自他們日常禱告唱詩時,會拍拍手,腳步前踏後踏,
在木板的教堂,聲音是一致,聽起來是相當震撼的,
有趣的事,我看不到十字架、聖像等等。
我們也跟著他們一起吟唱、踏跳。
歌聲清越、優美,而動作也簡單莊重。

這個聚落,當初大概有百來個人,一起生活,
農耕、畜牧、織布、工匠,能夠自給自足。
我們去參觀時,只見大片田園,
植物採輪作的方式,農地寬闊,整齊劃一;
木工則用極先進的水車帶動機器操作;
織布機、熨斗、縫衣間,從紡紗到成衣,
連掃地的掃帚,從蘆葦到編織也一一展示。

他們最自豪的是:一個像中國客家圍樓的穀倉,
圓形建築,中間是糧草,圓形木製外圈,豢養牛隻,
再外圈是家禽,的確方便打掃和擠奶,
另有管道,專門收集排泄物。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
他們木工製作的搖椅和家具,
造型簡單俐落,堅固耐用,跟他們的屋舍建築一樣。

這樣一個把信仰、工作、休閒、生活打成一片的聚落,
最後敵不過新時代,經濟起飛的六度空間生活,
老成凋謝後,沒有新血注入,
百來人剩餘的老弱婦孺,
無法支付龐大的稅負,最後只好捐出土地,
保留當年的樣貌,原樣呈現,成為收取門票的博物館。

從漢寇克震顫村出來,我的內心蕩漾,
因為這樣的生活方式,
這樣生活與信仰以及工作打成一片,
從前,在中國的許多禪師們,
也如出一轍的主張與實踐。

當今,禪的生活,不必再拘泥有形的聚落,
也可以"落實"在自己的動靜之間。


打心靈"落實"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