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別人的兒子


好友
一想到塑化劑,就不由得心酸。
我家隔壁的巷子,是條國際街,
它直通從前的青年活動中心,就在台大後門。
一直以來這條巷子,
各國小吃五花八門,是遠近聞名的飲食巷。

但是,消費者大都是學生,
他們負笈他鄉,天天吃喝都在外頭,
而"塑化劑"如此氾濫,
如今沒有父母把關,
萬一不明不白,天天吃、、、,就不堪設想了呀! 。

我真的也很愛逛,經濟又實惠,任君挑選。
每天吃一家,一個月輪一次也很新鮮。
好玩多多,
我的朋友也從市立圖書館,呼朋引伴,遠征而來。
他特別推崇某一間炒飯之家。

吃一客炒飯幾十元,價廉物美一大盤,
但那不是唯一原因。
他愛其中,任君吃到飽的附湯。
附湯花樣多采多姿,確實有點反客為主。
主食炒飯,一直沒上桌,因為食客實在太多。

無妨,附湯任你慢慢喝:
數一數,冷的綠豆湯、紅茶、仙草、、、
熱得更棒,酸辣湯、玉米雞湯、日式味湯、、、
幾個人同去,喝完還互相推薦。
嘻嘻哈哈喝到打飽嗝,炒飯才姍姍來遲,
大家已經忘飯興嘆,撫著肚子苦笑了。

望望四周,都是清一色的學生,
個個埋頭苦幹,吃得滿頭大汗。
對這些他鄉學子,吃著有媽媽味道的食物,
我的內心,十分感動,
我家孩子,也是如此,常受他人照顧。

望著學生他們清純的臉龐,高大的身軀,
那些多樣化的食物,是可以飽足滿意的。
對於鄉下,望子成龍的父母們,
孩子出門在外,生活有保障,
那是他們唯一的期待。

今天起床,看到塑化劑事件,引來全社會恐慌,
忽然想起,
我家旁邊那條國際巷。
從初一吃到月底的各家餐飲店。
家家附湯,比賽可以吃到飽的飲食。

一桶桶冷的、熱的、清的、渾的附湯,
好像自來水一樣不要錢,
整桶整桶的,給那些鄉下來的孩子猛吃。
餐廳的老闆呀!如果你知道飲料來源是安全的。
那真是功德無量。

別人家的孩子,孤單在外!
請多多照顧,拜託。
當然,老闆家一定也有,出門在外的後生。
也會受到好心照顧的。
互相把關呀!當自己家的孩子一樣。

起雲劑起風颱


好友
這幾天隔壁阿公的家,安靜得離奇。
好奇張望,
只見阿公在客廳看電視;
一邊喃喃自語:
哇!連杯湯都不能喝了,
阿公一向把杯湯當咖啡喝,開水一沖就是美味的玉米湯。

阿公和阿嬤經常扯著嗓子爭吵。
阿公的眼睛在頭頂:自己是上帝,看到的才算數 。
阿嬤喜歡看電視,轉收音機,擠社區聽演講。
很多醫學知識,拉哩拉雜滿腦子。
阿嬤的"醫生說",經常被阿公用高分貝給頂回去。

所以阿嬤煮菜不放味精,
鹽巴放得輕,菜多肉少,純吃原味。
沒有煎煮炒炸的重口味。
幾十年來,阿公吹鬍子瞪眼睛,從年輕唸到白頭。
是吃齋嗎?要吃齋就到廟裡去。
阿嬤聽到了。

阿嬤仍然我行我素,不吭聲。
惹來阿公丟碗丟筷,一陣交響曲齊鳴,
好不容易雷雨停歇。過了許久,
阿嬤才慢條斯理說:醫生說、、、
不得了,又是一陣疾風暴雨。

阿公也會我行我素:他愛喝紅紅黃黃各色飲料。
無甜不歡。
他在外面暢飲,阿嬤也無可奈何,
只有千叮嚀,萬叮嚀。
其實阿公外面喝個夠,
還深怕家裡只有原味:白開水。

所以,他總還是拎著一大袋回來,
裡面包括:牛肉麵、杯湯、罐頭玉米濃湯、冬瓜蜜、、、
通常都還有一打打"某某牛"或"某某比"等等。
愛逛夜市,
因為有:芒果冰、甘蔗汁、酸梅湯、青草茶、、、
越冰越好。

古法釀製的商人:真材實料。
太甜是糖加多了,太鹹是鹽多放了,簡單明白。
醫生只警告:適量。
阿嬤也據實重述。
雖然阿公當耳邊風,身體也無傷大雅。

但是,時代太進步,商人頭腦轉得太快。
香味不夠,加香料;
賣相不好,加染料;
不能保存的,想辦法加防腐劑。
一個味道不夠加兩個,
兩兩混不起來,就加"起雲劑"
"起雲劑"實在太不經濟,就加"塑化劑"。

這還得了!塑化原料?吃進肚子?
阿公害怕了,
"我們吃進身體可接受,最大極限,多了二千倍",
他瞪著電視看,看著專家天天報。
天天看著沸沸揚揚的輿論,
擋不住家長要驗小朋友的"蛋蛋"和"小雞雞" 。

阿公摸摸自己的蛋蛋,
這下子,不必等阿嬤那句:"醫生說"了。
阿公老了不怕畸形,
他怕死,
現在連店裡的礦泉水,也不敢買了。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黃金女郎


好友
記得你送的黃金女郎雕像嗎?還在櫥子裡上,
看著她們,一天比一天動人。
讓我想起從前,每週期待的"黃金女郎"影集,
所有的故事,都已模糊,
但是每個女郎,
獨特的個性,至今都還栩栩如生。

昨天,我們也有幾個黃金女郎相聚。
一個來自亞歷桑那;
一個從睡夢中被催醒;
一個被我聳動的話語吸引;
一個連趕兩場,好像中魔,出現了;
還有一個不小心,來湊熱鬧的;
在這一個下大雨的中午,百無聊賴的時候,
我們拾掇起從前,細細品味。

她是難得一見的,亞利桑那的居民。
從沙漠地帶飛回來,感謝她,才能促成好事:
否則,我們幾個近在咫尺,
其實是一年難得見一次面的。
辣媽,我這樣稱呼她,
幾年沒見,她更辣了,
不能獨享,
所以,我呼朋引伴,讓大家體會"辣味"。

在台北的我們,見到辣媽,
忽然的一愣,意外的驚喜,真的是被嗆到了。
無聊的台北,無聊的我們,
見到辣媽,老眼為之一亮。
比起大家,難怪我要稱呼她"辣媽",
我們的確是"媽",欠的就是"辣"。

想起從前的她,年輕就發揮辣勁,
電到她的先生,
數十年過去,事實證明:她的眼光真的獨到,
逮住好先生,生下優質基因的好小孩,
因此磁場特好,
娶到金髮好媳婦,秋天等著抱金孫。

喂!辣媽,
台北的我們,也是媽,也有抱孫的,
嚴格說來,還有死不肯做媽的,
大家都忙到難得見面,
的確沒有浪費青春,也緊緊抓住青春尾巴。
只是不夠辣!

有發誓要踏遍台灣每個角落的;
也有追逐知識,連社論、幅射線、報屁股也不放過的;
也有熱心公益,忙理事長的事兒,團團轉的;
我???,最喜歡看到大家開心。
還有躲到鄉下,種菜去的。

說她辣,是因為我們不夠辣!
辣的級數很多,
卻不知差別有多少?
細細追尋,
我看她對人生,雖然嬉笑怒罵,卻自在真誠。

再細膩的看,她認真的地方,我們真趕不上。
認真安排,自己要走的每一步,
然後步步踏實,不推拖,一路走去。
一方面煮飯;一方面好整以暇,修指甲。
一方面在家教孩子ABC;
一方面在ABC的學校教李白、杜甫。

黃金女郎,我們已經可以拎起皮箱出走了,
走出往日的柴米油鹽,走出哀樂中年,
拋下名利的帽子,
甩脫"我的兒子""我的孫子",因為一一一
只要遲疑一下,一一一 一一一
就走不成啦!
黃金女郎,夕陽無限好,真的是晚霞滿天,
可別辜負囉。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歸燕


好友
你閒著嗎?我唱首歌給你聽。
前些時候,一路賞花,
想到花事,
想到花花世界,
這首歌突然鮮明起來!

我把歌詞抄錄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歸燕 李叔同作詞
幾日東風過寒食,秋來花事已闌珊。
疏林寂寂雙燕飛,低迴軟語語呢喃。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雕樑春去夢如煙。
綠蕪庭園罷歌絃,烏衣門巷捐秋扇。
樹梢斜陽淡如眠,天涯芳草離亭晚。
不如歸去歸故山。
故山隱約蒼漫漫。
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不如歸去歸故山。

作曲者是英國的赫拉<1812至1884>
下次見面,我還可以唱給你聽。
告訴你,
唱到:"綠蕪庭園罷歌絃",眼淚不覺會迸出,
"樹梢斜陽淡欲眠"或<淡如眠>,
孤單之情,是我的心聲,還是歸燕的呢喃?
蒼涼的聲音,
訴說著何處是兒家!

難道,李叔同內心,那時已經醞釀:
不如歸去歸故山!
隱約他透露的心聲;要歸隱?

如此多采多姿的公子生涯,
大家都會以為:曾經滄海難為水 。
一個藝術成就如此輝煌的人,
是甚麼信念,讓他如此毅然決然,
變成一代高僧一一一弘一大師。

你一定耳熟能詳: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畢業生每愛唱它。
你也曾唱過: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
生命就要多采多姿,就像過去的李叔同,
後來的弘一大師那樣!

提起來的,是輝煌燦爛,
放下去的,也是晶瑩剔透。

不如歸去歸故山:呢喃、呢喃、呢喃、呢喃。
留下痕跡,還剩語呢喃;
其後: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爺。
悟得,清涼月;
"悲欣交集","花枝春滿",真正歸故山,宿願償。

提起來的,是輝煌燦爛,
放下去的,也是晶瑩剔透。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花事


好友
今年春天,大自然真是繽紛爛漫。
花博也將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我更愛走進大自然。
大人,你們如果輕車簡從,走到鄉間,
就知道,今年春天有多熱鬧。
色香味俱全。

我記得過年前,
往指南宮的路上,美人樹的花開得滿天紫。
花型美妙,
擎向天空,如曼妙的一群紫蝴蝶。
漫天飛舞,然後,輕盈地飛落地面。

接著,山莊家家戶戶,院子裡開放的山櫻花,
象徵著新年到了,
如喜氣洋洋的鞭炮。
開得熱熱鬧鬧,沿路走去,滿路燦爛,
一會兒,轉個彎,叉個路,
一個農舍又一棵,都令人驚喜連連。

熱鬧的,還不只是這新年新氣象,
當山櫻開得稍歇,大家正失落的時候,
天元宮的粉紅佳人,像接力賽,就走向人間。
它的氣質,淡雅脫俗,
風迷多少,來不及遠去北國,
一探芳蹤的人。

接著,清明節回南部掃墓,
木棉在省道上,開起橙黃的花朵,
那時北部的木棉還靜悄悄的,
愛照相的他,不顧南來北往的車輛,
想先照為快,藍天在上,色彩真是鮮明亮麗,
我呢,憐惜的捧起堅強的它,
為何?你偏偏要落下?

自然現象吧!
誰也不必在意花開花落,
是拚一個春天,展現生命,學學花兒吧,
享受它們的快樂!

我們何不開開心心,也一起起舞?
賞花的心,於是就躍躍欲試,跟著春的腳步游移。
尋尋覓覓,
好不容易盼到桐花季登場,
滿山遍野,
五月雪,遠觀近玩皆宜。

那一天,在三峽的行天宮,
人聲鼎沸的商家前,
一對中年夫妻,用大姑婆芋的葉子,折成碗狀,
太美了,綠葉子中間,裝滿了剛飛落的新鮮桐花,
輕輕的捧著花,像新婚。
多麼詩情畫意的一對。

接著來了一陣梅雨,
我們正惋惜,桐花的季節過去了,
不料這幾天,大自然彩筆一揮,
滿山遍野,黃澄澄的,
眼睛一亮,
五月的桐花隱去,換上相思樹的小花登場。

這些不起眼的相思樹,不起眼的小花。
要不是經過自己生命的顛簸;歲月的淘洗,
哪會深情注意?
一些小生命一一一它們是如此,
奮力活出它們的光采,
於是,我不由得忘形,給予掌聲和喝采。

想起我的祖父,那個年代,
滿山遍野的相思樹小花,也是被忽略的:
他們埋頭苦幹,成天只知栽種相思樹苗,
然後馬不停蹄,鋸下成材的樹幹,
窯燒成了相思炭,
為了度生活,將燒成的黑炭,
揹到城裡去,換回來一家大小的吃食。

今晨,忽然看到幾朵鳳凰花已飛上枝頭,
夏真的來臨了,是離別的季節?
可是,花兒似乎很篤定,
他們照著時序,按部就班,紅橙黃綠:來來來,去去去。
大自然也很公平:
不管小大美醜,該誰上場時,你們就盡量去展現吧!

甚麼花開花謝,
那是黛玉太多情!

嗆小三


好友
她說從小三家出來,
身上皮皮戳,
頭腦是空的,只有聽憑腳在走路!
走、走、走、、、
走了好長一段路,才發現走了相反方向。
整個人才突然回神過來。

她跑去嗆小三,不是為自己出口氣。
她是恨姐姐懦弱,氣不過,
乾脆自己出馬,
她是去向姐夫的小三,嗆聲去的。
單槍匹馬。
從沒有過的經驗,只是為姐姐討個公道。

瞞著媽媽和姐姐,透過朋友的幫忙,
打聽到小三的店,就在陌生的北區,
雖然陌生,還是找到了,
不小的店面,怕也是姐夫打點的吧?
不信?瞧那招牌,明明是姐夫的朋友寫的!
想想就有氣,
衝進去,滿腦子氣,氣,氣、、、

看到牆壁上掛的證照,亮閃閃一張一張,
全是托福一一一
託姐夫的福,卡油來的!
想到姐姐還一直替姐夫解釋,更有氣,
她扯下一張,想拿回去,讓姐姐看看,
姐姐呀!妳醒過來吧!她恨姐姐太懦弱。

這小三可不是省油的燈:
她出來對話了,
她說她不是小三,
她說男人會家暴,就不對了,
她說她會勸勸他,
她說、、、、

耳朵轟隆隆響,
她也不知道是怎麼出來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許久,才知道路走反了,
回家的路還遠,手上拿著那張證照,
是第一次,氣得皮皮戳,
還有些茫然。

怎麼辦?姐姐,
妳還真不是她的對手。
不,妳和姐夫他們,根本是不同類型的人,
不同類型的人,如何相比?
姐姐,妳還是自己先強壯起來吧!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男人也要不放電


好友
某水果周刊的主席,雖會報導八卦,自己卻從不搞八卦。
這種反差,
和他的外表不同,
和他經營企業的方式不同,
和他一些深刻的、強烈的主張也不同,
卻和他的身世密切相關。

理個平頭,像個混江湖的人!
說起經營方式,卻是先員工後老闆。
至於他的經營理念,另有他獨到的國際觀和人性取向。
那是他的堅持。
的確跟他的出生和少年際遇有關。

最讓我好奇、感動的是:
提起他的媽媽,他的童年,他自己的家庭經營,
他竟然淚流滿面。
男兒淚,不輕彈:
我更是好奇,想繼續探討下去。

他有膽識,年紀輕輕,就創造他的事業王國,
包括名牌的衣飾,和知名媒體事業等等、、、
他說,這歸功於他的原生家庭、他的母親。
原本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
在中國襲勦黑五類的時期,他趕上迫害,一家子被掃地出門。
從王子變成了乞丐。
練就了他吃苦耐勞的性格。

其實性格,源於他的基因。
他的母親是父親眾多妻妾中的二房。
卻是最弱勢,沒有聲音,容易被忽略的女人。
這一點,小小年紀,他卻體認最深。
一個被忽視的女人,注定悲劇。

但是,他的母親也遺留給他:柔軟堅韌的性格,
當他偷渡到香江,獨自生活的時候,
努力奮鬥,隻手打天下,成了他活力的泉源。
一個小五就輟學的小心靈裡,
可愛的心願:就是讓妹妹有飯吃;
讓姥姥媽媽不那麼辛苦。

天公疼憨人,遇到時機,
他利用時機,創造了他的服裝王國,
卻因政治理念,他襲捲世界的事業被封殺。
這些,都沒有打倒他,
但是,他以為的美滿家庭,妻子卻背叛他。
此刻,大男人卻流下傷心淚,
他悔恨自己的事業心,讓他忽略了妻兒;
讓他的孩子,也因此失去了媽媽。

如今,他另闢了家庭和事業的版圖,
事業如日正中天,
誰不知道:水果日報。
從周刊到天天報,它報事實,報花邊。
有了花邊:你也報,我也報。

記者問他,你,會不會也被報?
他說,男人也要不放電,小三就沒有機會。
孩子沒有爸爸媽媽的辛酸,他知道。
男人只要不放電,
小三就沒有機會。

愛情面面觀


好友
那天我們聊起,新的婚姻觀,常常出人意表,
更衝擊著我們這些阿嬤。
你說你的鄰居,
去年多麼傷心,
因為結褵五十年的妻子,因病突然去世。

才不過ㄧ年,他卻春風滿面,因為一一一
交了新女朋友,,喜孜孜的,像個少年郎。
年已八十郎當,失去伴侶,如孤雁,
肯定是寂寞孤單,還有些無助,
如今有個新伴,互相扶持,
雙方子女,反而放心,並給予祝福。

也有相愛,卻不被祝福的,
譬如一些不倫戀,
一些介入他人家庭的暗夜感情。
愛得澎湃,愛得熱烈,卻是有憾。
因為見光死,
無法愛到昂首闊步。

畢竟,人類是理性的,有法律約束,有道德評斷,
還有自我的規範。
記得我有個長輩,離鄉背井遠住最南台灣。
和妻兒子女,披荊斬棘,另闢疆土。
告別父母兄弟,自立門戶。

後來爸爸告訴我,他們的故事。
是很令人心酸的;
原來長輩的哥哥,被日本人徵調到南洋,
不久,就傳來戰死的消息。
他的妻子,新婚即成寡婦,也是無奈。

同情變成愛情。
未婚的小叔,和她暗生情愫。
家人沒有責備,也給予祝福,兩人卻仍自我放逐,
離開家園,僅帶一斧一鋤,遠走異鄉,
開枝散葉,
數十年過去,形成同一堂號,南方的另一客庄。

傳統家庭,都是自我規範,自律甚嚴。
是非分明;不待他人,施以顏色。
所以做起事來,會瞻前顧後,有分寸。
正如古人說的:一步一腳印。
走得穩妥;覺也睡得安穩,身心也舒泰。

有個服務教育界的朋友,
她剛為沸沸揚揚的傳聞,不得不調校,
來到新學校,立刻又陷入另一個不倫新戀情,
等男同事的妻子,鬧到校長室,
還虧男同事自動離校,風波才算平息。
不久,她又介入另一對,已分居的夫妻旋渦裡,
姑娘搞不清:閒人不做,去淌渾水,是為啥?

看來,知識份子如果心頭不雪亮,
書讀得再多,都是枉然,
國家法律;宗教戒律也奈何不了了。
糊塗的程度,到輕重不知,
有句俚語很傳神:愛到了,卡慘死呀!
光愛呀愛的,不能當飯吃,只是嘛一一一自找罪受。
除非自己覺醒,別人也是幫不上忙的。

新的愛情觀,很讓阿嬤傻眼,
甚麼老少配、男男配、女女配、
甚至有錢沒錢配、師生配等等。
如此這般的配對,的確超現實,
但是,千萬不要離譜到:去淌他人渾水,
自找罪受!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絕配


好友
這是一對天生絕配。
眾生相百百種:這是有趣的一對。

中國人有幾個字,可以當比方:
一個"比"字,是兩人並排,想法相同,
較量一下,未嘗不可。
一個"北"字,是兩人相背,意見不同,
較量的時候,火藥味卻是很濃。

這對夫妻,他們常常相比,
也常常相背。

先生很喜歡丟東西,從信箱拿來太太的信件,
還沒到家門,就丟進垃圾桶。
第二天的報紙,不由分說,
一個字:丟。
衣服有髒汙,有汗漬,也是丟。
丟自己的,也自做主張丟太太的。

太太的本事是:鼻子特別靈敏:
當先生有"丟"的念頭時,太太自有心電感應。
立刻豎起耳朵;刷亮眼睛:
尾隨其後:
你丟我撿,
於是撿來的東西,不一會,又回到他家。

不過藏一陣子,仍會露餡,
故事便一再重演:
你丟我撿的戲碼,也就一直演不完。
演不下去的時候也有,多半是一邊不玩了,
扯著嗓子開罵,故事才停止。
但是,隔不久又有新戲上演。

譬如今天:
太太看到洗手台的洗手乳,
被進了垃圾桶,
太太眼明手快,立刻撿了起來,放回原位。
先生火大,說:每次我丟東西,你就撿起來,
那些已經過期的東西,留來做甚麼?

太太不慌不忙的說:
我用來洗洗手檯,過期又有甚麼關係?
不得了,累積很久的戰火,一觸即發。
於是,破壞了更多東西,
最後全丟進了垃圾桶,
他們的關係就更"背"了。

先生給垃圾桶更多的照顧:
所有外在能挪動的東西,他全給了垃圾桶,
沒有罣礙,
沒有心疼,
全部施捨給垃圾桶,包括愛和憐惜、關懷等等。
一股腦丟進去,除了金錢。

他倒是費盡心機,去收集金錢,
再用金錢,去購買喜歡的東西,
可是,他的喜歡很短暫,
一、兩天,
只要有了新歡,舊愛就又丟進垃圾桶。
一點也不回顧。

他的太太也有一套,嗅功第一。
垃圾桶有東西,她馬上知道。
回收的東西,包括包裝繩、報紙、刮傷的藝術品等等。
甚至,不方便、不流行、不漂亮的東西;
很多是,被取代的次新東西,
全進了她的儲藏室。

她的儲藏室,五花八門,來者不拒。
這個留給張阿姨;那個適合李大嬸。
繩子可包紮,報紙、金屬品集中,送去給阿蘭。
她自己的回收,包括三台電腦,兩隻手機,和數不清的零角子。
她也有理不清的煩惱:東西太多。

兩人的煩惱不同:
先生天天都覺得,錢不夠用,不夠他汰舊換新。
太太的煩惱是倉庫不夠大,不夠裝她的回收品。

撿不斷,理還亂,
唉!喘口氣,想坐下來看電視,
還是相背。
你拿遙控,看看于美人,輕鬆一下吧!
他老兄二話不說,拿走遙控,
轉、轉、轉,哪個台都不好看,實在不好看,
沒有"事業線",怎麼會好看?
但是他想,起碼呀:起碼,遙控在我手中。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不只是小女生要學會說 NO


好友
如今的家庭結構真複雜,
經常聽到:
爹地,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打了我們的孩子。
現代家庭,真的很複雜。

兒戲婚姻越多,
這種紊亂的狀態,
滾雪球般,問題就越多;
而孩子越大,問題就越大。

政府已經知道,
小小朋友會有逃家、吸毒等等情事、、、
長大後,個性容易扭曲,
演變成家暴、酗酒、作奸犯科等等大問題。
最後,燙手到影響,整個平靜大社會。

每一個人都會說:
小朋友是未來的主人翁;
是國家的棟樑。
但是遇到作奸犯科,以為那是他家的事。
與我無關。
關於風氣,我只要自掃門前雪,或者帶著孩子移民去吧!

記得,有個女學生,她的母親早已逃家,
學生就跟著老兵爸爸,一起生活,
老兵爸爸一些軍中老夥伴們,都是獨身,群居在板橋。
平日大家相約,打個小牌,喝個小酒。
這個女學生,就是叔叔伯伯們,從小看著長大的。

有一次家訪,女生透露,隔壁伯伯常給她零錢花,
在小小眷村,這個伯伯不愛住家裡,
另搭違建在圍牆邊,
只要女生造訪,就給零用錢;
她更爆料:
板橋那些叔叔伯伯,也常趁爸爸下廚時,
對她上下其手。
一個輕度智障的小女生,縱然有爸爸在身邊,
仍是不安全的,何況複雜的家庭?

從古以來,父母都以為:子女如同私有財產,
可以隨意支配。
殊不知,自己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況且,身體也是有本能,它會排斥不舒服的接觸或感覺,
那是天生,對自己的身體,本能的保護機制。

因此,不管男生或女生,從小都要被教育,
對不舒服的感覺或接觸,必須嚴正說 NO。

記得,我家小男生,在小三時,
有一次下課,
在公車上,男司機趁無人之時,
摸了摸他的下體。
小男生回家立刻反應:好討厭,好噁心。

我第一次發覺,小男生也要學會說 NO。
不只是小女生。
要學會說 NO,很重要呀!
大人、大人,你我一定要正視。
那些影響人格的,也一定影響整個大社會。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榻榻米的回憶


好友
你有榻榻米的印象嗎?
在我的記憶裡,
那是還沒有席夢絲床的年代,
睡覺用的,最高級床榻。
最早,我睡過草蓆,
薄薄一領草蓆,三個姊妹度過童年。

蓆下也是薄薄的床板,
睡在上頭硬梆梆的,其中卻有姊妹的許多故事。
到了冬天,父母還會在蓆下鋪上乾稻草,
於是一整個冬天,香香暖暖又輕鬆柔軟。

後來家裡蓋了新居,姐妹長大了,
我們有了房間,床也多了紙拉門,更重要的是,
床上有新榻榻米。

榻榻米是沿襲日式房子的做法,
在草蓆下縫上厚厚的編織草墊,
再鑲上帶花紋的布邊,
睡起來平整而柔軟,是小朋友的最愛,
翻翻跟斗,還躺著個"大"字,不肯起來,
超舒服的!

我的榻榻米記憶,最難忘的是:
下了課,立刻將上學穿的百褶裙,
用報紙墊著,一褶一褶擺好,壓在榻榻米下,
那年頭,還沒有甚麼"龍",愛漂亮。
靠大伙兒睡了一夜,
第二天,穿在身上,筆直筆直的褶子,好神氣。

榻榻米睡久了,也會增添一些味道。
寶妹還小,有時尿床,
多了些騷味,
大妹搞怪,拿了樓下店裡的"沙士",
躲到床上喝,
慌慌張張也會溢出一些甜味。

總之,
有太陽的時候,需曬一曬,敲一敲。
草香又恢復了。
還多了酥酥的太陽滋味。
這些味道至今難忘。

多年後,結婚生子,也有了自己的家。
雖然,那時已時興席夢絲床,
但是,我仍留一個通舖房間,鋪上榻榻米。
聰明的老大,
他選了那間通鋪,關起門,趕大學聯考的衝刺。

他真鐵了心,一定要考上台大。
後來,他居然真的考上。
那些年,考完都要上成功嶺。
我才能得以進入他的房間。
打開房門,哇!

哇!坐在榻榻米上讀書,
這麼一天天兩個氫加一個氧,以及鉀鎂鈣鍶鋇等等,
背、背、背的,
榻榻米被椅子腳,活生生被挖了個洞。
還是他厲害,
老媽承認,早年可沒在榻榻米上,
留下蛛絲馬跡。

又過了多年,
他兄弟倆,也早已成家立業。
榻榻米文化,全被西洋床墊取代,
但是,不必耳提面命,他們也一定知道,
教小孩翻滾,榻榻米上最安全。

啊!光陰似箭。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親家相見


好友
南北親家久未互相拜訪,見了面都分外高興。
又是故鄉人;
又是兒女親家。
茶水顧不得喝,
直繞著健康、問候的話題轉,流露出無限關愛。

因為台北的親家母,上個月在亭仔腳,跌了一跤,
往前一撐,手掌骨折斷。
南部親家兩夫妻,匆忙前來探視。
兩位親家母寒喧之後,細數年齡,
一個日據時代的大正十五年,一個昭和十年出生。
親家公雖沒插嘴,但全都是古稀之年。

南部親家兩夫妻,開車北上,直奔女婿家來。
親家母足穿拖鞋,清清涼涼的來,
坐定之後,直說抱歉,
因為臨時動議,沒帶禮物;隔一會,又再說一次抱歉。
滿臉童稚,一片真誠十分感人。

南部親家母說,自己去年也跌了一跤,
髖骨受傷,住院好一陣子,
幸而老天保佑,沒有傷及脊椎,
復健之後,已經可以慢慢行走。
最近又經人介紹,去熱敷針灸。
行動大部分,已恢復如前。

如今,令親家公比較憂心的是:
南部親家母的阿茲海默症,慢慢呈現。
先是從忘東忘西,
後來一一一走一走,會突然不見,
當家人急得團團轉時,她老人家早已回到家裡。
雖接受藥物控制, 病情稍稍減慢,
但是遺忘仍一直干擾著她,變得更加緊張不安。
倒是,臉上反而綻放著天真可愛的笑容。

做女兒的更擔心,無人分擔守護者:爸爸,他的辛勞。
南部親家公笑著說,
有一天針灸醫師忽然宣布:
今天不治療親家母了。
吃了一驚的親家公,以為醫生放棄病人了。
只見醫生轉向他說:
今天的病人是你;你的身體,老早已經透支。

演變到如今,南部親家兩老,
憂鬱、焦慮的藥,
分著吃。

銀髮族,一定要互相珍愛。
親友是伴;鄰居是伴;
有幸結為夫妻,更是伴。
那是五百年修來的緣份,
可以在夕陽西下,日光隱去的時候,
互相依偎,就著月光,結伴同行,
是多麼難得,一種相親相愛的生死伴。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二百五

好友
還好你沒來,否則又多一個二百五了!
畢業這些年,只見過ㄧ兩面,
突然相約見面,
難怪在捷運站,悅香找不到初惠和閣齡,
大家變了樣,連味道都嗅不出來了。
卻滿懷期待。

都LKK了,四個人卻不覺哈哈大笑。
冒冒失失踏上往直潭的接駁車。
以為初惠有計畫,四人只敍別後離情。
看看快到直潭社區,我忙問何處有風景?
有下車乘客,熱心介紹一條林蔭步道。

繞著潭水,走在不知名的地點,
有聊不玩的往事,有道不完的近況,
是城市呆,見到山明水秀,個個愣樣子,
每個人都陶醉在桐花樹下,林蔭古道,
無車、無人、無俗事、、、
閣齡吟出"鳥鳴山逾靜"
忽有人聲,初惠也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人影沒有,卻有天光映水色。

不多時來到新烏路,我建議可去烏來,
初惠說沒帶游泳衣,
我說也有裸湯,如何?
原來,初惠說的泳衣,是過了橋走下溪,
要玩露天泡湯。

以前,每次來烏來,遙望對岸溪裡,有野溪溫泉,
今天總算見識,
很抱歉,沒帶泳衣,純觀光,
那些玩家,可沒我們的靦腆,
他們穿著泳衣或泡著或走著,
甚至帶著狗兒,在溪裡悠哉游著。
克難的三溫暖露天溫泉池,有約定俗成的幸福,
讓我們好生羨慕,又有些不自在。

於是,我們找路離開,
爬上爬下,走上一座高空吊橋,
遠眺山巒,層層疊疊,滿眼綠,
腳下是藍藍的南勢溪,沉靜得像處子。
走到中間有些搖晃,LKK真有些怕怕。

閣齡屈指一算,
加起來,四個人的年齡,足足有兩百五十歲。
忽然,她笑起來,
說:今天我們真像個二百五。
二百五也無所謂啦!

閣齡,別糗了:已是樂齡,只要快樂就好。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中文之美



好友
三十年前,妳因緣際會,走向西方社會,
甚至將最摯愛的女兒,也于歸該處。
成了外國岳母,
外孫兒女還不識台灣 。
而你心中的桃花源,
以及中華之美,可還存在?

今天讀書會,大家聊起雅俗共賞的中文,
翠宜帶來網友收集的美食:
一碗清湯上漂一棵青蔥,
菜名"清龍過海"。
"絕代雙驕"是青辣椒加紅辣椒。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令人眼睛一亮。
哇!紅燒豬腳,香噴噴的圈上一圍香菜。

我說我也有故事:
一家咖啡吧,因為開在樓上,
就取名"上來吧"藉此招徠顧客。
旁邊一家飯館不甘示弱,
乾脆直接自稱"轉角廚房"。
你是吧台,我是廚房,主隨客便。

鳳侶想起,她的家人,
從故鄉四川來,帶來故鄉名產解饞,
禮物名稱"飯遭殃",
請你猜猜看,它是啥?
加滿花椒和辣椒,醃過的"麻辣蘿蔔乾"是也!
鳳侶說,小心吃到打翻飯鍋,還意猶未盡!

我喜歡"黑白說",你就不妨黑白聽。
小吃店也有"黑白切",
妳也不妨去吃吃。但提醒你,可要問清楚,
"黑白切",
到底切了些甚麼"碗糕"?

再聊聊我們客家人,是出了名的客氣。
有個東道主請客家人吃飯,要她點菜,
她直說"青菜、青菜",
店小二聽了一愣一愣的???
主人倒是聽懂了,連說不要客氣!不要客氣!
就點吧!

融合的文化,有一種互相尊重的美意。
數千年的泥水相和,
不必"子曰""師云'',也能雅俗共賞。
世界少有:
形、音、義可以單獨,也可以互相結合,
一種充滿生命,完美的中華藝術品。

別忘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愛"有一顆"心"在裡面;
三人成"眾" 呀!
這些,一定要傳承,給妳的ABC小外孫兒女哟!
它可是妳心中的桃花源喲!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我是船長


好友
老片"春風化雨",是重溫舊夢,
雖久離杏壇。
看了之後,仍感慨萬千。
片中經典名句:我是船長。
鏗鏘有力,尤其在結尾。
年輕的心,對生命宣誓:一個、兩個、三個、、、船長!

廉頗老矣!我也悸動。
電影中新來的老師,拿著書本將 古人再現,
讓學生領略思想的馳騁,可以活潑而自由。
就像傳球一樣:靈活自由。
將人類的喜怒哀樂,從呆板的教育中還原。
從升學的桎梏中脫身。
從古老的學院魔咒中逃離。

雖是好師引導,卻是學生自覺,
因為過度被升學主義牽引,
差點被扼殺的各種感覺和才能天份。
慢慢在新老師的引導之下,
冒芽,滋長,茁壯,進而多采多姿發展下去,
有些類似中國早年的五四運動。

畢竟剛萌芽,還須老師的引導。
衝動或過頭的舉動,是要學校老師同理和修正。
譬如第一次嘗試戀愛的滋味;純純的愛,
群起向校長要求,同意男女合校。
可是學校壓制且全不理會。

另外,有一個同學酷愛演戲,
規避父親的監督,去排演男主角的戲。
雖然演出成功,獲得男女老幼如雷的掌聲,
卻被家長帶離學校,並嚴厲斥責,勒令轉學,
以便將來,準備報考醫學院。
孩子被突如其來的反差打擊,
選擇了跳樓自殺。

教育如果沒有適當引導,
思考永遠無法漸漸臻於成熟。
悲劇如晴天霹靂,學校還是無法領會:
此次悲劇縱然沒有發生,將來也會不斷遇到糾結。
已然青少年,抉擇仍沒有受到尊重和培養,
培養了醫學院的學生,
到時無法自救,又如何救人?

"春風化雨"的戲,結局可想而知,
百年老店的學校,照樣過往的行政效率:
處罰學生,解雇老師。
表面好像平靜,
但是,"我是船長"已在學生心中發酵滋長。

洶湧的波濤,在孩子腦中澎湃。
他們儼然是"船長",正在:"學習駕馭"自己的抉擇。
正在學習,自己做自己的人生舵手,
"我是船長"正式宣誓,航向一一一自己選擇的人生方向。

好友,妳獨立駕駛生命的風帆,已經多年,
當年妳也是如此,被認為"年少輕狂"。
如今,你可覺得, 慶幸地,
它讓你平安度過,多少生命中的驚濤駭浪?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單身貴族的一餐

好友
單身貴族不代表全是便當族。
尤其K小姐還有潔癖,更不能忍受外食。
走進廚房,不輸經驗老到的媽媽。
她有自己的一套:
那天我第一次聆聽,連老媽媽們也瞠目以對。

她怕油煙,
所以一個星期,只有一次蒸炒煎炸。
幸而是個退休族,慢條斯理來也無所謂。
這良辰吉日,從買菜起,
直到收拾乾淨,恰好日落西山。

她把煮熟的肉類,分類包裝好,
都是一人份,謹慎收好放入冷凍庫,
尤其是小魚乾,是每晨所必需,她說怕骨質疏鬆。
熬出的稀飯,配小魚乾,哦!是人間極品。
當然還有其它,
早晨吃飯,也要像皇后。

每次炒完肉類的鍋子炒青菜。
當天吃完炒青菜,其餘各天,
不吃青菜?我問。
她說:其餘各天,只吃水煮青菜。
肉類就從冰箱拿出加熱即可。
她說洗起廚房太麻煩,油煙也太難處理。

所以,這樣的餐飲,倒也方便,
但是K 小姐清洗每天的青菜,卻很繁複。
舉個例:
高麗菜,容易清洗,
其它如小黃瓜、茄子等也都是,首先處理。
至於葉菜,那就得一片片沖洗。
水呢?留起來沖洗馬桶。

她吃起飯來,儀式可要一道道來,
放好餐具,擺好菜,早餐還加上咖啡。
然後入席,要像皇后一樣,
吃甚麼?另當別論,
在餐桌前,首先要把心境準備好:
啊!
我要好好享受這一餐。

真是難得呀!
一個人,她仍不厭其煩。
佛家說:吃飯時要像吃飯,睡覺時要像睡覺。
現在的人,
吃飯時,配著電視;睡覺時卻敲著算盤。
永遠不知道菜裡有甚麼滋味,
席夢絲床上翻滾的,卻是明天股票的漲跌。

買保險

好友
我的不安全感,其來有自。
於是,被鄰居搧動,拼命買保險。
當然,是為了想留住金錢囉!
人生,要保險一點呀!
而鄰居正好就是保險公司業務員。
不知不覺,我成了她推銷新產品的好對象。

那時年輕,理財知識也沒有現在普及。
買保險,成了我存錢的唯一。
疊床架屋的人壽保險,一買再買,
包括小朋友。
全家都買,個個都是終身保,哈!哈!
套牢一輩子,如今回想,別說苦笑,
簡直是內心淌血。

初生的孩子,不是購買儲蓄險,
不是存教育費,全買了人壽保險,
那也罷了,
為了公平起見,每個孩子都保。
一年要繳的保險費,算起來十分驚人。

不久,業務員又開始鼓起如簧之舌,
她說,你們還沒買醫療險。
於是,少錢也要買,
公平起見,還是每個人都要買。
防癌?
好,的確也不可少。

為了繳保險費,每一年都皮皮戳,
張羅呀!張羅呀!
正嘆氣的時候,
業務員又來了,新產品、新產品,
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
我跟你計劃一下,那是沒壓力的儲蓄,
每繳二年, 第三年還本一次。

不行,不行,我沒錢啦!
別擔心,可以用以前買的保單借款呀!
你的保單還沒借貸,要善加利用呀!
哦!有這等方便?
好吧,反正不用現金,
每三年還還本一次,壓力不太大。

人家有如簧之舌,
我也有豬腦袋,就把一生給抵押了。
加減乘除的結果,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還沒有結果,
我買的多是人壽保險,要等最後那一天,
錢才屬於,一個不存在的我。

如今,我已成了名符其實的輸家,
傷心卻流不出眼淚。
所以立誓:
有一天,當孫子懂事的那一年,
我一定左手拿著壓歲錢,右手牽著他,
問孫子,如何來使用這些錢?

一邊散步,一邊聊金錢!
這是多麼寶貴經驗,小朋友的第一次一一一
思考如何做金錢的主人;提早,
認識取捨。

希望有一天,
小朋友長大了,
會懂得,
在抉擇的當下,如何去取捨和承擔。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煎魚學問大



好友
秀蘭興致勃勃,說起她的煎魚經驗,
魚是先生買的,一條就五斤多,
要在祭典上擺桌,
壓力好大,有時還需要煎兩條。
簡直是,想考倒太太。

於是秀蘭,
唱作俱足的表演起來。
挽起袖子,她說:我才不在怕!
首先要把大鼎燒熱,她乾脆用台語說,卡輪轉,
接著熱油,油放得比炒菜多些。

魚事先準備好,水分兩面擦乾,
但是千萬別抹鹽,那是有學問的,別把甜味流失。
中火以上的熱鍋,放進魚,
為了讓魚吃火均勻,隔些時間,要挪動一下大鼎。
讓魚頭魚尾,兩頭煎得均勻。
換小火:本事。

重要的工夫:鼻子聞,香味出來,
開始慢慢試,用鍋鏟去感覺,
推,慢慢推,慢慢推、、、
推到魚頭,鏟子快速一翻。
記住:鏟子 要托住魚頭,
為甚麼???

翻面的魚,也是先中火後小火,
挪挪大鼎,輕推鏟子,嗅嗅香味,
憑著感覺,差不多了:
薑一圈,爆香;米酒一圈,濕潤;
再黑醋和醬油一圈,滿室生香。
OK,起鍋。

秀蘭滿臉得意,放下袖子。
她說拜拜時,擺盤,真漂亮;
上桌時,大家又捨不得下箸。
說得,大家都已口水直流,
當然,想像吃時,一定"噠舌"。

難怪古人說:治國如烹小鮮。
治國是件大事;烹鮮當然,
也是有學問的囉!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向天下的媽媽致敬

好友
每逢五月康乃馨盛開的季節,
到處流盪著: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
內心就思索著,
住在創世病床上的人,如何向他們的母親,
致上祝福的蛋糕?

但是,他們以及那些身心障礙者的母親,
更值得大家對她們致敬,
在每年五月幸福洋溢的時刻,
我們更要對她們大聲說:
母親節快樂!

有些辛苦的母親,期待她的孩子,
期待一輩子:叫媽媽,叫媽媽、、、
卻是永遠的不可能。
得不到回應,可,做母親的,
卻也無怨無悔,擦乾淚水,又拼汗水。

有些母親,倚著門閭,望穿秋水。
天天等待遲歸的丈夫兒女,
尤其喜歡胡作非為的家人,
一出家門,像斷線的風箏,
杳無蹤跡。
為母的牽掛:你是生是死?
出門的:你哪裡知道。

有些兄弟姊妹,似乎天生相剋。
見面宛如仇人,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此刻為母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傷心落淚,以為何必刻意慶祝母親節?
你們還是,相親相愛要緊吧!

最後我捎著天下母親的信:
那些,媽媽已經離開了的孩子們呀!
你們一定也要勇敢的相信:
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
永遠、永遠、永遠、、、

心痛的感覺

好友
他才三十出頭而已,是科技新貴,
年輕有為。
有一天,突然如酒醉發瘋,
把家砸得稀爛,家具無一完好,
連父母全不認得,更別說姊妹們。
父母一時,失去主張。

鄰居請來警察,好不容易,才將他押走。
鄰居的說法:失心瘋。
警察暫時將他安頓在隔離病院。
家裡,全部重新修裡。
鄰居也終於得到安寧。

但是,老實的父母,心痛才開始,
無緣無故,大有為的一個青年,
栽培到國立大學畢業,當完兵,又有好工作。
如今孩子被大家隔離,
怎麼辦?事實變成如此。

親戚提供意見:到廟裡去問神。
失去主張的父母,又焦慮又茫無頭緒,
只好點點頭,
千里迢迢,大家來到宮廟。
乩童代為傳言:
是過去世的事,前世的女人,找上門來討債。

在病院治療一陣子,
年輕人終於痊癒回家,
其後,大家閉口,從此不談此事。
父母認為:宮廟的神明, 的確靈驗,
將他治好,內心感恩不已。

越是大家閉口不提, 年輕人越是鬱卒,
獨生子的他,
對於曾經,突然的狂野,也是略知一二。
其餘一片茫然。
他住院時期,前途也已經隔絕。

所以鬱卒的他,更加鬱卒,
家人對他越好,他的內心越是不安。
鄰居對他,則是敬而遠之。
工作離他遠去;同事離他遠去;
過去離他遠去,後來,終於慢慢又清晰記起。

想起從前,
想起日夜忙碌工作,不眠不休的從前;
想起唯一的安慰:
一張清秀的臉龐;
是暗戀許久的同事,
還來不及表白,姑娘卻出嫁了。

父母更加親近宮廟,
他們感念著, 是神明,拯救了他們唯一的兒子。
也要兒子去親近,
默默地,他跟從,到宮廟。
也默默地,按時到病院。

可是,他一直道不出內心,
關住的心,從來不習慣開啟,
以前,不習慣和父母傾訴,
現在,也不習慣和醫生傾訴。
他只有默默地,按月領藥、吃藥。
不問為甚麼?不問將來要如何?

反而,我聽聞,我心痛,
我多麼希望,他能敞開內心,
去向醫生傾訴求助;不只是領藥、吃藥:
你不是精神病,你只是身心受創,
找出原因,想出方法。
好趁年輕,療好傷,快快回到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