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
美國樂齡一族,活得多采多姿,
此次來美,更有領悟。
來到大賣場,當然男女老少都有,
如果平日,大部分都是家庭婦女或是退休族。
尤其是樂齡一族。
如果用雞皮鶴髮,象徵龜鶴遐齡,
那真的是一種敬語。
在大賣場有許多雞皮鶴髮的阿祖級人物。
他們手推賣場的購物車,
精心挑選,自己的日用品,
有些購物車有電動車可以代步。
認真的在賣場游移走動,結算金額。
記得,我問過你,美國的駕車有沒有年齡限制?
你說,五年重新考照一次而已。
所以那些樂齡一族,結完帳,
自在地將物品推向停車場,
然後慢條斯理地,開車離去。
不止購物,
游泳池邊,每個清晨傍晚,就有這些樂齡一族,
在水中游泳或漫步。
成群結隊,一起前進後退,
快樂的優游,水中彷彿是他們另一個交誼廳,
來時,還不忘把行動不便的另一半,帶到池邊一起同樂。
兒媳住所,毗鄰一個九十好幾的阿婆,
是個義大利裔的美國人,
兒孫都各住鄰郡,
獨居許多年,因為他的空軍先生早逝。
賃屋而住,靠著先生遺留的退俸過日子。
平日生活簡單樸實,
喜歡在花園種花時草,一蹲下來,兩個小時不停。
我佩服她的體力,
媳婦說她做事更是令人敬佩:一絲不苟,絕不含糊,
不滿意之處,一定重來。
看看她頭上的銀髮,和井然有序的花園,就不言而喻。
花朵兒被她照顧得,如同太陽般活力充沛,
甚至,還有生菜、番茄給愛孫加菜。
天性裡似乎訴說著:只要活著一天,都要過得精彩。
阿婆偶而生病,女兒會來探視。
平日則鮮少串門溜達,
每個星期,遠親會特地來,替她的冰箱添購食物。
這兒的樂齡一族,
活得生氣蓬勃,穿得新鮮可愛。
他們就是如此看待人生。
年輕人結婚後,大都搬離父母住處,
互相都給對方,一個自在空間,
個把星期來往一次,平時則電話密切問訊。
長者們都是樂活一族,有體力時兼還差或擔任義工,
總不讓自己像個蛀米蟲似的存在。
他們的家,有多種選擇,
或自住或賃屋,或住進長者公寓,
到了生活無法自理時,除了家人安排,
也有社會福利機構適時介入,讓長者尊嚴地,安享餘年。
粗淺的呈現觀察,是如此。還等著你,給我指正或補充。
至於如何保重身體,愉快地走向夕陽黃昏,
夫妻倆人,互相支持,踩著曼華爾茲的舞步,
腳踏實地,過著每一天,
這是我一向的期待,
我們相互勉勵吧!
嘿 你的悟性超高
回覆刪除三兩下 就被你看清楚了
我可是費了二三十年才覺悟的
看來 以後不必我再諄諄告誡了
這裡的樂齡 可敬可學之處甚多---
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