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送信到哥本哈根 vs 穿條紋衣的男孩


好友:
再一次觀看"送信到哥本哈根"的影片,
再一次受感動,
就如同觀看:穿條紋衣的男孩",
那部電影裡面,也有一個小男孩,
同樣讓人心疼不已。

兩個小男孩還懵懵懂懂,如一張白紙,
不諳世事,就被強迫接受,
殘酷的大人世界。
面對沒有事先理解,甚至沒有預先告知的明天,
孤單單一個人,往前直走,
人人看到這裡不由得,都會熱淚盈眶。

先說"送信到哥本哈根"的本事,
她是丹麥女作家安妮荷姆,她的名著"北方自由"改編。
一個生長在集中營的小男孩大衛,
陰錯陽差因偷了塊肥皂,他的大朋友約翰搶走肥皂,
代替他被槍殺而死。
約翰曾經告訴他:世界很大,也有可愛的、光明的地方,不只這裡。
逃、逃、逃、、、

逃、逃、逃、、、其實一直都在集中營裡蘊釀,
有個中級長官知道,他和約翰那肥皂的事,
是媽媽兒時玩伴,並幫他媽媽逃出鐵幕的人,
把他叫到辦公室,交給他一封信和指南針等,
說逃一一一,往北方不要回頭,一直逃,
逃到丹麥,才可以將信打開。

就這樣一個集中營的男孩,小小年紀,心懷恐懼,
千辛萬苦,經歷不可知的人,不可知的事物,
遇到懷疑,就逃、逃、逃、、、
深不可測的眼神,唯一信念:送信、、、往北、、、
作者鋪陳,鐵幕到自由世界的距離:千辛萬苦。

深不可測的眼神,落落寡歡的懷疑態度,
看到肥皂就想起往事,更深鎖起內心。
走、走、走、、、、
走過多少鐵絲網、森林、原野、莊園,遇到多少的店員、村婦、、、
不知鐵幕已經脫離,
合理的懷疑著,自由世界裡的每一個人,
甚至告別一個純真少女的情懷。

直到有一天逃亡中,不慎將信打開,
才知收信人,是時時閃在夢境的媽媽。
巧遇到一位 失去愛子的老婦,
慈愛的微笑,溫柔智慧的話語,終於融化他的心防,
慢慢接受了人性中的善,再由善的指引,
幾番波折,終於把信送達一一一自由的北方,
憶起他的大朋友約翰,曾經說的話:世界不是那麼小,
還有一個光明世界、、、

穿條紋衣的男孩,它也是愛爾蘭作家約翰 波恩的作品,
同是名著改拍的電影。
這個小男孩,卻是納粹集中營營長的孩子,
集中營的氛圍,就是沉悶、冷寂,甚至冷酷,
雖住營長大宅,依然如此冷冰冰,媽媽、姊姊只好接受。
他,卻很孤單,發現鐵絲網內,也有個被關的光頭男孩,
兩人在鐵絲網內外遊走、嬉耍,成了好友。

有一天營長的兒子一一一這落寞的小男孩,
又爬入鐵絲網內玩耍,
正玩得起勁,遇到查勤,
誤打誤撞,只好裝成囚犯,穿上囚服,
和集中營的男孩,被報數點名,送上另一個囚房,
密閉、呼吸困難、冷酷不人道、、、、、、、、、
、、、、、、、、、、、、、、、、、、、

莫名其妙的,被自己父親發號司令,
就這樣,在毒氣室裡,
、、、、、、、、、、、、、、、、
自由世界的男孩,和鐵絲網內的光頭男孩,
快樂的玩在一起,
為了友情,卻被莫名其妙毒死。

都是一張白紙樣的小男孩,
卻都住在大人打造的陰影之下,
將不安、懷疑、深沉、寂寞,只寫在眼睛裡,
一個去追求北方,那是光明的新世界;
一個則執著追求,天真、童稚的友情。
因此,安排的結局有些兒不同,
令人心酸。

1 則留言:

  1. 讀了這兩則,心情好沉重,
    生命本美好,卻總遭惡魔摧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