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司馬庫斯的軟實力



好友:
住在司馬庫斯的上帝兒女,他們體會上帝的美意,
安心、快樂的住在這好山好水中,
另一方面也發揮力量,用心保護這片淨土,
他們的祖先率領這泰雅族的一支,
來到這兒落腳,
過著樂天知命,自力更生的日子。

為了紀念這位祖先,披荊斬棘跋涉來此闢土開疆,
部落就以祖先為名,這是司馬庫斯的由來。

我們從郭君那兒,
也只知道名字,任他帶路來到內灣,
會合其餘五人,向著尖石、秀鑾的地標前進,
才知道司馬庫斯,
還在遙遠的山的另一邊。
再繼續前進。

中途在宇老派出所稍作休息,
山路越來越起伏、彎曲,
一直是連續彎路,
說翻山過嶺也不為過,
此山下到溪澗,彼山又開始向海拔1600公尺爬坡。

郭君說他和司馬庫斯結緣很深,
當初他參與興建小木屋,
住在山中好幾個月,
和部落的男女老少成了好朋友,
所以我們到達目的地時,首先看到牧師,
問好之餘,
得知,這兒的泰雅族朋友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假日個個盛裝打扮,上教會,
用心、靜聽牧師講道。




他們除了有堅定的信仰之外,
還有鞏固的社區發展協會。
那是頭目的兒子,
放棄可以到平地發展的碩士頭銜,
讓這個的部落,名符其實成為上帝的部落,
是潔淨、自治自愛的台灣社區楷模。

在經濟、教育、生活、居家環境、農村發展、觀光資源各方面,
他們都是有計畫的推動。
每每想到深山部落的孩子們,
如何享受更高的教育?
於是大家研究,
這兒的父母們,有更長遠的計畫,真是讓我佩服!

國高中的孩子們,在新竹竹東上學,為免奔波,
他們共同購置宿舍,
山中的媽媽們,辛苦些,輪流留宿宿舍當家長。
至於,大學生的培育計畫,
有獎學金制度,
讓畢業的孩子們,可以回鄉,投入永續的經營。

部落對待這片他們賴以生長的艱困環境,
也是用感恩的心,建築一些民宿、小木屋等,
讓登山客們,夜晚有個落腳的地方。
打造成舒適、寧靜的世外桃源,
讓山下的人上山時,
有個放鬆身心的地方。

這種種規劃安排和付諸實現,
他們是採用共同經營的方式,
包括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產和開發,
還共同建造自己的住家、學校、教堂、餐廳、、、
這一切的一切,在有效率的指導下,
生活環境已經提昇到,
讓都市人也欣羨,而望塵莫及的生活模式,
連外國人都來深入研究取樣。

山區的原住民們,屏棄人定勝天的觀念,
他們和大自然共生、共存,
樂天知命。
對於明天一一一
無庸置疑,
他們更有信心。


大頭目,您要加油,因為山上:
年輕人沒有了檳榔、菸酒,
他們的汗水滴在土地上,
長出了竹筍、香菇、小米、蜜李、水蜜桃、、、
好友:
我們大家也為大頭目,和山上努力的年輕人加油吧!





1 則留言:

  1. 令人感動!
    不愧是聰明、有眼光的上帝的兒女,
    相信上帝會更愛他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