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沒有撇步,做就對了


好友:
TVBS電視台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的節目,
記錄著台灣的中下層人物,自食其力的故事,
每個主角,不但傳承了過去,更開創新局面,
讓轉換蛻變之間,有了新的生命,
感動了周遭許多人,也就鼓動了新的一股力量,
個個不向現實低頭,奮力向前進,
那就是新台灣精神。

對在地的住民們,
老、中、青都有許多回憶和前瞻,
強韌的生命力,代表著台灣韌性無窮,
硬頸的個性,耐操的體力,
他們對於現實環境的凝凍,
想要突破,想要向世人宣稱自己存在!

TVBS電視台每周介紹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
正好凸顯了在地住民是有智慧的,有自尊的。

這些人的故事,一個個被發掘出來、、、
譬如一個種芒果的農家,
那是阿公時代,全家大小共同開闢的,
父親時代,因為氣候關係,芒果收成不佳,
無法應付家計,
第二代就外出工作,任芒果園有機了許多年。

直到第三代,突然回想當年和阿公,
辛苦栽種,從小苗開始的往事,
如今,回眸一看芒果園,看到瘦瘦、受傷的芒果,
興起他辭職回鄉,管理的念頭。
他研究:仍然強調有機;受傷的,拿來烤芒果乾,
發展芒果食品、芒果餐、芒果果醬、芒果冰品、、、
終於把阿公的醜芒果,重新賦與新生命。

再譬如,一位湯包大王,
小時候夠聰明,做甚麼像甚麼,他選擇當了廚師,
因為努力追隨師傅,很快就成為圓山飯店等地的大廚。
卻因好高騖遠,自行創了大大的事業,
不到一年,就將所有,虧損到一無所有。
回家閉門思過:都因少年得志太輕狂,
一無所有的他,咬緊牙關,
在街角,沒店門,湊三張桌子,重新開店。

這次痛定思痛,不敢輕忽怠慢,
舉凡招呼客人、食材挑選、研發新產品、、、
他都全力以赴,
放棄大飯店大廚師的排場,從零開始,
高級餐廳的廚藝,夜市的價格,
很快的從三張桌子,至今已經發展到數家分店,
客人都遠道聞香而來,他再度站了起來。

沒有被現實打倒;沒有被驕傲降服,都是愈挫越勇。
創意、觸發的構想源源而來,並付諸行動。
醜不是問題;小不是問題,
台灣在地精神,沒有撇步,
捲起衣袖,苦幹實幹,做就對啦!
因為皇天不負苦心人的。
好友,我們該以新台灣人,在地的新台灣精神自豪!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送信到哥本哈根 vs 穿條紋衣的男孩


好友:
再一次觀看"送信到哥本哈根"的影片,
再一次受感動,
就如同觀看:穿條紋衣的男孩",
那部電影裡面,也有一個小男孩,
同樣讓人心疼不已。

兩個小男孩還懵懵懂懂,如一張白紙,
不諳世事,就被強迫接受,
殘酷的大人世界。
面對沒有事先理解,甚至沒有預先告知的明天,
孤單單一個人,往前直走,
人人看到這裡不由得,都會熱淚盈眶。

先說"送信到哥本哈根"的本事,
她是丹麥女作家安妮荷姆,她的名著"北方自由"改編。
一個生長在集中營的小男孩大衛,
陰錯陽差因偷了塊肥皂,他的大朋友約翰搶走肥皂,
代替他被槍殺而死。
約翰曾經告訴他:世界很大,也有可愛的、光明的地方,不只這裡。
逃、逃、逃、、、

逃、逃、逃、、、其實一直都在集中營裡蘊釀,
有個中級長官知道,他和約翰那肥皂的事,
是媽媽兒時玩伴,並幫他媽媽逃出鐵幕的人,
把他叫到辦公室,交給他一封信和指南針等,
說逃一一一,往北方不要回頭,一直逃,
逃到丹麥,才可以將信打開。

就這樣一個集中營的男孩,小小年紀,心懷恐懼,
千辛萬苦,經歷不可知的人,不可知的事物,
遇到懷疑,就逃、逃、逃、、、
深不可測的眼神,唯一信念:送信、、、往北、、、
作者鋪陳,鐵幕到自由世界的距離:千辛萬苦。

深不可測的眼神,落落寡歡的懷疑態度,
看到肥皂就想起往事,更深鎖起內心。
走、走、走、、、、
走過多少鐵絲網、森林、原野、莊園,遇到多少的店員、村婦、、、
不知鐵幕已經脫離,
合理的懷疑著,自由世界裡的每一個人,
甚至告別一個純真少女的情懷。

直到有一天逃亡中,不慎將信打開,
才知收信人,是時時閃在夢境的媽媽。
巧遇到一位 失去愛子的老婦,
慈愛的微笑,溫柔智慧的話語,終於融化他的心防,
慢慢接受了人性中的善,再由善的指引,
幾番波折,終於把信送達一一一自由的北方,
憶起他的大朋友約翰,曾經說的話:世界不是那麼小,
還有一個光明世界、、、

穿條紋衣的男孩,它也是愛爾蘭作家約翰 波恩的作品,
同是名著改拍的電影。
這個小男孩,卻是納粹集中營營長的孩子,
集中營的氛圍,就是沉悶、冷寂,甚至冷酷,
雖住營長大宅,依然如此冷冰冰,媽媽、姊姊只好接受。
他,卻很孤單,發現鐵絲網內,也有個被關的光頭男孩,
兩人在鐵絲網內外遊走、嬉耍,成了好友。

有一天營長的兒子一一一這落寞的小男孩,
又爬入鐵絲網內玩耍,
正玩得起勁,遇到查勤,
誤打誤撞,只好裝成囚犯,穿上囚服,
和集中營的男孩,被報數點名,送上另一個囚房,
密閉、呼吸困難、冷酷不人道、、、、、、、、、
、、、、、、、、、、、、、、、、、、、

莫名其妙的,被自己父親發號司令,
就這樣,在毒氣室裡,
、、、、、、、、、、、、、、、、
自由世界的男孩,和鐵絲網內的光頭男孩,
快樂的玩在一起,
為了友情,卻被莫名其妙毒死。

都是一張白紙樣的小男孩,
卻都住在大人打造的陰影之下,
將不安、懷疑、深沉、寂寞,只寫在眼睛裡,
一個去追求北方,那是光明的新世界;
一個則執著追求,天真、童稚的友情。
因此,安排的結局有些兒不同,
令人心酸。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親愛的 老伴: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腳

好友:
恕我向天下的年輕夫妻,嘮叨幾句。
親愛的,告訴你!
我們可得多想想,越老越要相靠,別太傲,
連老伴面前,也要拿蹻,
每個人,總有老的那一天,
到時你就會知道。

今晨到教學醫院看眼睛,先驗光,檢查視力,
人太多,接著又要等門診,實在太無聊,
便東張西望,看到一對夫妻,
吸引我的目光。
兩人頂多五十餘歲,市井小民打扮,
太太似乎已經出現失智的現象,樣子有些遲鈍。

看病的是太太,此刻似乎在做瞳孔放大,
坐在候診室,護士幫她點藥水,
太太無法配合,藥水老點不到,
先生站在旁邊,很是著急,
幫著推太太的額頭,要她仰起來,
太太馬上又恢復低頭,護士兩手拿東西,無計可施。

先生火大,托住太太下巴,用力向上仰,
實在太用力,太太"鏗"一聲,後腦勺敲到牆壁。
此刻,護士趁勢,要點上藥水,
太太習慣性反應,用手來擋護士,
先生乾脆用手"啪"一聲,打走太太的擋手,
太太對點眼藥,掙扎好久,對先生,卻沒有反應。

我有些兒好奇,這對夫妻的相處模式,
那聲'鏗"和"啪",留在腦海,久久揮之不去!
看著他們無言的互動,有些奇妙:
先生自己拿包包,也替太太拿包包,
態度卻像對待小孩,無理和不耐煩,
但是至少,從頭到尾陪伴!

我的隔壁,也坐了個瘦小的老太太,
花白的直頭髮,是衣著古樸的外省老太太。
她的座位旁邊是輪椅,椅子上坐了個老先生,
夫婦倆,應該有七、八十歲的年紀,
老先生很吵,不斷的問著"到號了沒有?"
年紀大了,口齒不清,咕噥個不停,不斷煩著旁邊的老太太。
老太太只好去敲門問護士,
護士和老太太很耐煩的走出來,
告訴老先生,再等一下,馬上輪到。

好友,你不覺得有些兒悲哀?
年輕時個個意氣風發:男的瀟灑,女的愛嬌,
條件相當,恃物傲人,
互不相讓。
"鏗""啪",可能比現在更大聲;
一定也不是只有坐在輪椅上,咕噥咕噥而已!

互相PK到你贏我輸,誰也不讓誰。
小倆口能恩愛到老的,真的是不簡單!
能互相扶持,更是不簡單!
能相敬如賓,體貼相待的更不簡單!
病痛時,互相安慰、照顧的,更更不簡單!

好友,恕我囉嗦,向天下的夫婦們再嘮叨幾句。
我想說的是:親愛的,老伴,
想想年老時: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腳、、、
連PK都聽不到時,
那麼現在,有些爭執,就互相擔待吧!
因為,大家總有老的那一天。
趁年輕,好好去經營自己的家吧!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壞壞,有人愛


好友:
最近,在台灣家喻戶曉的熱門人物,是富少李某某,
也許已經紅到紐約,你也聽聞到了!
他轟動社會的幾件大事,
響叮噹不亞於奧運得金牌,
奧運落幕,我們可以再接再厲:下屆繼續為國爭光。

李某某也有光,他脫光光:
敗壞了社會善良風俗,已經家喻戶曉。
還將他人脫光光,構成刑事案件,警察已經主動偵辦。
可是,壞壞,竟然有人愛,
竟然有女人窩藏他,要幫忙他逃亡;
接濟他,想讓他躲過查緝。

拍出了許多敗壞社會風氣的光碟,
自己陶醉不打緊,更流通到市面,
自己是不雅照片的當然男主角,
女主角居然有五、六十位,讓觀光光碟的人錯愕!
至於那些未曝彈,還不知有多少哩!
拍光碟流通又為啥:
是炫耀,是被出賣?
還是爭風吃醋被亮出來?

這幾十位女主角,有些可能是不知情,在被下藥,
醉茫茫的時候,任人擺布,而留下鏡頭的!
其餘的呢?
有許多,卻是拍得歡歡喜喜的,
女主角以為是拍美美的A片留念,
頭腦裡面似乎沒有"明天"二字。

已經抓到一個,幫助男主角逃亡的女人,
她似乎也是:
不是壞壞,她不愛!

至於男主角的爸媽應該不會吃驚,
因為這家父母,個人的歷史,也很輝煌,
兒子如今的表現一一一
比自己還遜,
他們自己心裡明白得很:道行不夠,被抓!
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名利害人,
一一一那才是始作俑者。

其實,肉腐蟲生;
只要有糖蜜的地方,螞蟻、蜜蜂就呼擁而上;
只要有名利,男男女女就呼擁而上。
大大方方說:壞壞,有人愛。
耆老搖頭說:人心不古啦!

最近有個新鮮名詞:
農曆七月,就不要講了!
它的意思是說:愛上夜店的女孩,小心被灌醉,
灌醉就會被撿走!
有些女生是裝醉的,也東倒西歪,倒向"名利哥"。
"名利哥"最好是年輕又多金,
肚子大大,後腦勺光光也無所謂,
只要是"名利哥",就故意讓他撿走!
撿走的下場,往往就變成今天這些女主角。

大家也許忘了:
今年在火車包廂裡面,開趴,也是類似問題,
可憐鐵路局不知情,卻是受傷最重。

都是相同的問題:這個社會,價值觀紊亂了。
如果做父母,
做爸媽的已司空見慣,不出來大聲疾呼的話!
福爾摩沙肯定腐蝕,
不久就要沒入巴士海峽,無聲無息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是天經地義的。
鍛鍊學識、技能和品格修養,才是真正龍的傳人吧!
壞壞,有人愛,
壞壞,可以當傳人嗎?
壞壞,還是先要有人關懷,才對吧!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有緣 、 沒緣,都是緣


好友: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
遇到對盤的人,相看兩不厭,約定要生生世世,
若是男女年歲相當,還互許是七世夫妻,
成就了一對對好姻緣,
家庭和樂,夫婦相輔相成,瓜瓞綿綿,五世其昌。

卻也有另一類人,過去從未見面,
兩人一相見,分外眼紅,
宛如仇人,相互傾軋,並欲置之死地而後已!
如果兩人,不幸出生即是一家人,
同住一個屋頂,或相同的父母,或成為夫妻、父子、、、
無法結善緣,其中也一定有端倪。

小時候,家中常來一對母女,會面即淚眼相對。
因為女兒憑媒妁之言,嫁給爸爸的朋友,
但是,妻子經常被家暴,
家暴的原因,先生一口咬定:太太生不出孩子。
母女來我們家會面,感覺得出來,
媽媽心疼,卻又幫不上忙。
因為雙方都是朋友,我的爸媽也不敢介入。

女方向娘家哭訴,也幫她向男方爭取離婚,
卻被男方拒絕,夫婦相處,又如冰炭,
家暴不只動粗而已,
日夜還冷嘲熱諷:一隻不能生蛋的母雞。
不久傳來消息,女方被捉姦在床。
男方拿了遮羞費,另娶她人方才了事。

女方就和那位被捉姦在床的老榮民結婚,
聽說遮羞費是他出的,
戲是他導演的,
一切他承擔。
否則,男方永遠在凌遲那位女人,又不肯放手。

男尊女卑,是那個年代稀鬆平常的故事。
後來,事實證明這個不生蛋的母雞,
是被錯怪了。
他和那位老榮民結婚,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日子,
那是後來才知道的事。

有一天,外婆揹著胖娃娃來我家,
這一天,我的印象深刻:
她神情黯然的告訴我們,她的女兒真命苦,
她不是不會生蛋的母雞,
孩子是生下來了,
自己卻難產死了!

看來,因緣有它的來龍去脈,值得探討!
只是人活得不夠長久,
無法追究出,它是如何緣起緣滅的。
但是佛卻告訴我們,
投緣的,要珍惜;不投緣的,那麼也要合掌令歡喜!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老師,路不走,是不會到的


好友:
曾幾何時,當老師的,開始也要聽學生說話了!
那天,
跟隨我家老爺的學生,
到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
拜訪他們守護的千年巨木群!

學生說好來回四、五個小時而已,
我們就上路了。
的確,走在竹林裡幽深、清涼,
對於這世外桃源,我們初聞其名,心嚮往之。
鎂光燈閃個不停,
不知不覺,也走了好幾個鐘頭了。

忽然,
開始感覺,小腿肚不聽使喚,
開始感覺,前後左右,除了我們三人外,
其他同伴呢?
再過一會兒,遇到同伴之一,已走回程。
不得了,我們腳勁怎麼差那麼遠?

學生郭君對揹攝影機的他,說:
老師,機器讓我來揹吧!
於是減輕了,一些負擔,
卻沒有減短路程!
我埋頭前進,想著:走越遠,回程應該越難熬,
內心在打鼓!

又遇到剛認識的柯君,他也是落單 ,
同是攝影同好,他的落後,是為了獨自取景。
一同上路的妻兒子女,已經走在前頭不見蹤影。
他倒是好整以暇,捕捉鏡頭,
悠哉悠哉的,
獨自一人!


忽然,經過一處,山水暴漲的瀑布上方,
大水漶漫,必須涉水而過,
其下又是懸崖,水勢湍急!
攝影的柯君將他的登山杖,讓給我家老爺,
我有長柄雨傘,
我們度過許多難關!

我的心,一直懸在巨木群,
我們的同伴都走回程了,輸人不輸陣的心不死,
只好咬牙前進,
郭君也說:不到終點,終身遺憾!
終於繞完巨木群,願望達成,真的欣喜若狂,
想到這把年紀,能有此行,該是終身的紀念!

一會兒,回到現實,
回顧來時路,走過四個小時;回程也當如此,
可是腳力已經用盡。
我真的祈禱山神,助我一臂之力,讓我回到山莊,
我真的一步接一步,不敢懈怠,
因為至少還要堅持四小時!

回頭看我家老爺,他向來慢條斯理,
縱然天塌下來也一樣!
一直,想走就走,
此刻,他想停就停!
可憐他的學生郭君,看老爺坐在石頭上,
一動也不動,穩如泰山!

郭君他是隊長,另外九分之六的人,等我們吃中餐,
他急了,
不得不開口:
老師呀!路不走,是不會到的!
一向酷酷的老師,
聽了這句動人的話語,也不得不站起來了。

"走吧!路不走,是不會到的",
誰聽了這句簡單的話,都會猛然一震!
人生路也是如此!
各人吃飯,各人飽,
無法替代!
我們在下午三點半,終於回到山莊,吃到遲到的午飯。

不錯!咀嚼飯香,
細細想著來時路,
更確認:能影響他人,能提振士氣的,
是打心坎裡說出來的話,或一個小小動作!
此行讓我永難忘懷一一一
這些年輕人一一一
他們的作為。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司馬庫斯的軟實力



好友:
住在司馬庫斯的上帝兒女,他們體會上帝的美意,
安心、快樂的住在這好山好水中,
另一方面也發揮力量,用心保護這片淨土,
他們的祖先率領這泰雅族的一支,
來到這兒落腳,
過著樂天知命,自力更生的日子。

為了紀念這位祖先,披荊斬棘跋涉來此闢土開疆,
部落就以祖先為名,這是司馬庫斯的由來。

我們從郭君那兒,
也只知道名字,任他帶路來到內灣,
會合其餘五人,向著尖石、秀鑾的地標前進,
才知道司馬庫斯,
還在遙遠的山的另一邊。
再繼續前進。

中途在宇老派出所稍作休息,
山路越來越起伏、彎曲,
一直是連續彎路,
說翻山過嶺也不為過,
此山下到溪澗,彼山又開始向海拔1600公尺爬坡。

郭君說他和司馬庫斯結緣很深,
當初他參與興建小木屋,
住在山中好幾個月,
和部落的男女老少成了好朋友,
所以我們到達目的地時,首先看到牧師,
問好之餘,
得知,這兒的泰雅族朋友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假日個個盛裝打扮,上教會,
用心、靜聽牧師講道。




他們除了有堅定的信仰之外,
還有鞏固的社區發展協會。
那是頭目的兒子,
放棄可以到平地發展的碩士頭銜,
讓這個的部落,名符其實成為上帝的部落,
是潔淨、自治自愛的台灣社區楷模。

在經濟、教育、生活、居家環境、農村發展、觀光資源各方面,
他們都是有計畫的推動。
每每想到深山部落的孩子們,
如何享受更高的教育?
於是大家研究,
這兒的父母們,有更長遠的計畫,真是讓我佩服!

國高中的孩子們,在新竹竹東上學,為免奔波,
他們共同購置宿舍,
山中的媽媽們,辛苦些,輪流留宿宿舍當家長。
至於,大學生的培育計畫,
有獎學金制度,
讓畢業的孩子們,可以回鄉,投入永續的經營。

部落對待這片他們賴以生長的艱困環境,
也是用感恩的心,建築一些民宿、小木屋等,
讓登山客們,夜晚有個落腳的地方。
打造成舒適、寧靜的世外桃源,
讓山下的人上山時,
有個放鬆身心的地方。

這種種規劃安排和付諸實現,
他們是採用共同經營的方式,
包括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產和開發,
還共同建造自己的住家、學校、教堂、餐廳、、、
這一切的一切,在有效率的指導下,
生活環境已經提昇到,
讓都市人也欣羨,而望塵莫及的生活模式,
連外國人都來深入研究取樣。

山區的原住民們,屏棄人定勝天的觀念,
他們和大自然共生、共存,
樂天知命。
對於明天一一一
無庸置疑,
他們更有信心。


大頭目,您要加油,因為山上:
年輕人沒有了檳榔、菸酒,
他們的汗水滴在土地上,
長出了竹筍、香菇、小米、蜜李、水蜜桃、、、
好友:
我們大家也為大頭目,和山上努力的年輕人加油吧!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拜訪司馬庫斯的巨木群


颱風剛走,
我們懵懂上山,因為不知道山的偉大!
司馬庫斯?不知道???
直到走過橫山、內灣、尖石一一一 我生命第一個認識的地方。
我開始說故事:
我的出生地是尖石;
我的外公住橫山;
我的爸爸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參與山地行政管理。

走在羊腸山路,兩邊是竹林或山壁,
有時是四肢並用,
走向巨木群,
我反思,這是因緣的呼喚?
我的父親在天之靈,要和我分享,他年輕時的工作。
想當年,
他走過的地方,艱難一定超過今天。

於是跋山涉水,我埋頭默默前進,
走著父親走過的路,感到格外親切。
想當年一一一
爸爸出差,
一去都是二十餘天,我們小孩子經常抱怨,
如今終於明白他的辛苦!



昨天下雨過後,
路上又濕又滑又崩。
幸而,
開路的先人,將路拓在矗立山壁,攔腰的緩坡。
幸而,
沿路地上,有多少堆積的落葉。
樹木也是有聚落分布的:
一段是竹葉林,一段是杉林,一段是闊葉林、、、
地上厚厚一層落葉,踩上去,鬆軟舒適,
這些族群,它們也是山裡的子民。

我如此埋頭悶想,不知過了多久,
好不容易看到,陽光下的小米田、香菇園,
有許多原住民在忙碌採收,
我問郭君,涼亭到了沒有?
暗中期待,涼亭快來,
涼亭意味著路程已過了一半,
還沒有!只過了三分之一,郭君回答。

於是心中盤算,不要前進了,
力氣已經用盡,回程可如何是好?
下定決心,我說要走回小米田,那兒有伴!
分手五分鐘,
那頭郭君用空谷傳音,
他說涼亭到了!

輸人不輸陣,六個人在前頭,已經看不到蹤影,
精彩的在最後,
我怎麼可以獨自錯過?
又ㄍㄧㄥ了一程。
終於,聽到回程的路人甲說,只剩半個鐘頭。
再ㄍㄧㄥ一程。

最後,巨木群終於到了。
眼前的景象,讓人不是歡欣,內心反而有些慘然!


傾瀉而下的山水,一定湍急,
過去,有許多巨木不支倒下。

日昨的颱風,又前仆後繼,
一片汪洋,在巨木區,犧牲慘重。
艷紅如鮮血的檜木,
許多是連根拔起,或者攔腰折斷!
真是不忍卒睹。
我一面要看路,又一面傷心憑弔。
幾度差點失去平衡,跌落山水中。

回想這些巨木,
數千年來,
逃過了日本人銳利的搜索;
逃過了多少山老鼠,滅絕人性的出賣。
有時,
還是敵不過大自然的考驗。

生命,
能夠屹立不搖數千年,
呼之為"神"
滄桑存活,
請給予喝采並鼎力守護吧!我這樣默想著。

人家拜訪巨木群,走在林蔭深處,
來回只要四個小時;
我們老ㄤ婆也不差,
錯過午飯,餐廳裡,
下午三點半,網罩裡還有大家為我們留的飯!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上帝的部落一一一司馬庫斯


好友:
真是個意外!
在一個隨緣巧合之下,我闖進了上帝的部落。
司馬庫斯,應該是上帝賜給這兒子民的豐饒之鄉。
我們應朋友郭君之邀,誤闖這個世外桃源。
郭君是個中年人,他只說要帶我們去採水蜜桃,
誰知意外,今年兩個有四月,因此早過了採收季。

沒有水蜜桃,郭君說:那麼去"踩"巨木群吧!
來回四小時沒問題的,郭君又說。
我揹著水,套上護膝,
回頭看我家老爺,還扛二十公斤照相器材,手拿望遠鏡,
因此,信心滿滿,阿嬤就跟著出發了。

司馬庫斯的巨木群一一一我一無所知的目標,
除了郭君夫妻,
我想其餘七個人,也都懵懵懂懂跟著,進入登山口,
之後就走進無止盡的桂竹林,
山路大約保持,可以兩人並行的寬度,
坡度非常陡,路像條彩帶蜿蜒在半山腰,
踩在厚厚一層竹葉路上,
起初是十分舒適安全的。

可是,
現在正是採收小米和香菇的季節,
窄窄的路上,起伏奔馳的摩托車,來來往往,
路呀!有些驚心動魄了。

卻是十分讓人佩服,騎士的膽量和氣魄。
山上的兒女們,
他們如此貼近大自然的懷抱,
在窄路奔馳,
如在母親的懷裡,變得更為勇敢、壯碩。

而母親的懷抱,卻隱藏脆弱的部分,
考驗兒女。
譬如:
瀑布從山頂以驚人的聲勢,直瀉而下,
縱使是平日,也是轟隆如雷,何況雨後,
山路中,有許多木板鋪成的橋梁,橫跨在山澗,
有時隨山勢曲折;有時隨水勢起伏,
早年是用竹子編排;近年改成用木板構築,
在陡峭的山壁,為了摩托車通過,
還得因應山水的沖刷,
都得讓族人,費盡心思,安全第一。

還有臨時的意外,
有些地方,平日可以蜻蜓點水而過,
一遇下雨,山水暴漲,橫渡時驚險萬分,手扶竹欄,
專心一意,屏息而過,
竹欄斜掛外沿,
郭君特別囑咐,
不可全身倚靠竹欄,
否則,跌落溪底,一定粉身碎骨。

況且,地質屬於頁岩結構,險況隨時會發生,
非得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往前不可。
沿途,
最大的頁岩路段有兩處,
考驗著族人的能耐,
他們的小米田,就在破碎的岩層後方,
生命,就操縱在大自然的手裡,
他們不得不堅強!


因為住在上帝的部落,
就是上帝的兒女。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告別昨天


好友:
就要告別台北小城了,
一邊整理打包,一邊不知不覺開始咀嚼過去。
眼淚不時溢出,
忽然又想起阿霜的話:既然做了決定,就不要後悔。
眼淚很快打住!
不久,撿起另一樣東西,思緒再度飄回從前。

畢竟,耕耘這塊,屬於個人的秘密基地,
是歷經多少年的努力,
想在這兒喘息、療傷、做自己愛做的事、、、
於是,把我心愛的私房東西,都搬到這兒,
於是,才有短笛、紙筆墨硯、照片、剪貼、、、
於是,自己自在的悠遊在這個天地。

清晨或黃昏,也會走向社區的登山步道,
那是山友,或者早覺會的人,喜愛的地方,
每個人都熟門熟路的走向自己闢築的園地,
如同走著自家廚房。
我喜歡爬上崎頂,遠眺台北市,對著開闊的視野,展開拳架,
自我陶醉一番。

有時心血來潮,跟著指標前進,
前面就是新店二叭子自然公園,步道已經整理很完善,
而森林則是保持自然生態,
做完森呼吸,從另一條山路回來,
有時吆喝三朋四友一起,可以徜徉一整天。
不管冬夏,林蔭步道都殷勤提供,山風蟲鳴,讓人流連。

其時下雨的日子,山上也是很澎湃的。
雨勢和風勢較勁,打得屋簷叮咚作響,但是節奏清楚,
屋內燈火明亮,反而顯得格外有安全感。
正是看書或打電話的好時機,
兒子們不時打電話催促下山,
告訴他們:安啦!
風雨中,內心是溫暖的。

也許那時還年輕,熱血澎湃,
想要告別不適合的婚姻,不敢和父母商量,怕他們傷心,
把自己鎖在小城,
像鴕鳥把頭埋在沙裡一樣,以為看不見不合理,
便是安全!
殊不知,那是自欺,
讓人流連的山風,依然吹拂,卻撫不平內心在淌血。

多年以來,無法改變的事實仍然存在,
小城幾番風雨,
油漆已斑駁脫落;
老去的容顏,為當年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提早白頭。
蹣跚的腳步,
只好在城裡,在方寸之間踱蹀,
向命運妥協。

平生只會讓步,
這會是向歲月投降,
將小城,將好山好水好自在,讓給另一對年輕人!
雖是陌生人,
但是在告別昨天的時候,
一面整理,一邊給他們祝福,
它,我曾努力經營過,真是一個好地方,給有福氣的人。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山中舊事


好友:
山中舊事是本1983年得過凱迪克獎的,世界繪本傑作選。
作者是辛茜亞 .勞倫特,由黛安 .庫德繪圖。
而那時的譯者,是鼎鼎大名的林海音先生。
由遠流出版公司在1992年發行。
這本書多年來,一直放在身邊,
寂寞或是開心時,便拿出來餵餵心靈。

它成為我的最愛,是因為這本書飄著淡淡的鄉愁,
淡得看不見,又化不開那種美。
讓你不得不一再回顧!
辛茜亞是獻給祖父母的:在山中的兒時的他們一一一
翻譯的文筆簡潔,
也讓我屏住氣息,深深的怕打擾到他們祖孫們:

"我小時候,住在山上。
爺爺每天晚上回家,渾身都是黑煤灰。
只有嘴唇是乾淨的,
他就用來親親我的頭頂。"

光是看到第一頁,我已然陶醉,
陶醉在濃濃愛的光環裡,不能自已。
樸實的話語,加上綠與褐結合的色彩,
不知不覺,就跌落過往的時光裡,
跟著這個氛圍,想繼續,翻開下一頁,
想看看接下去的故事。

裡面飄著日常生活的香味:
有鄉下熱騰騰的晚餐:小麥麵包、煮豆子、炸秋葵莢、、、
連半夜上廁所,
小小年紀也有奶奶秉著燭光,和一彎新月相隨。
多麼溫馨、溫暖的畫面,
仍用深綠、粉彩,淡淡來表現。

又是一句:
"我小時候,住在山中",作為開頭,
跳進山中,滿是爛泥的小水坑,有時裡面有蛇,
孩子喜歡游泳,
他們不在乎的跳下去。
和他們融為一體的是山林、水塘,
在大自然裡,在赤子的心中,
連衣服束縛都是多餘,只有單純的快樂洋溢。

"我小時候住在山中",
有和藹,充滿牛奶味的雜貨舖老闆夫婦,
牛奶味的感覺是甜甜香香的、、、
有到山下抽水機,提來的水,
洗個香香的澡,
冷天裡,凍著身體出來,
還有奶奶爐灶上煮的熱口口,等著他。


在山中,
裡拜天上學校的教堂,那是村子裡的大事。
有時侯看表弟們受洗禮,連奶奶都感動得掉眼淚。
奶奶還很勇敢的趕大蛇,
有一次大蛇不走,乃乃只好把牠打死,
印象深刻的是:
他們姊弟四人,還照相留念。

"小時候在山中",
吃過晚飯,在淡淡的月光下,一家人聚在一起,
難以忘懷的是:
奶奶或者剝豆子或者替我編髮辮;
爺爺用他的折疊刀替孫子們削鉛筆,
一一一勾起我,想起家父替我削鉛筆的幼年時光一一一
天上有星光,林中熟悉的鳥叫,
可愛的狗朋友們,忠實的蹲在腳邊。

小時候的愛,孕育他們的簡單和滿足。
他們也知道海洋;
他們也知道沙漠;
他們也知道世界的任何地方,
但是,她們已經住在山上,
她永遠滿足於這種生活。

她如此把內心的話,衷心獻給一一一
住在山中,
陪伴她度過童年的爺爺奶奶。
希望你會和我一樣喜歡。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一個女藝人之愛


好友:
在歐本尼的時候,
每個月都會收到,兩本製作很精美的繪本。
你是知道的:我酷愛有突有文的繪本。
它是作家的精華,還有獨特風格的插畫,
雖然是寄給孫子的,
但我,卻是第一個讀者。

這麼棒的繪本,是誰寄來?
每個月從不失時。
起先寄來的是同樣的兩本,媳婦覺得可惜,
她就打電話去詢問,
報上自己家中住址和兒童的年紀,馬上有回音,
改寄一歲和三歲不同年齡的讀物。

我很好奇,就問媳婦,繪本是誰寄來的?要運費,更要經費。
行政效率又是第一!
媳婦說,那是一個女藝人的愛心,
在她成名之後,就成立一個基金會:她想做點有益社會的事。
她一心一意想回饋社會!
終於做出這個決定:寄贈繪本,給城裡每個五歲以下的孩子。

只要籍設這個城市的兒童,
不管家中有幾個孩子,只要五歲以下,人人都有禮物。
繪本這個禮物對孩子來說,再好不過了!
尤其社經水準很低的家庭,更是需要;
"知識"是改變人生的基礎,
尤其在出生到未上學的階段,圖文並茂的讀物,
無異是另一個家庭教師。

提起讀物的品質,更令我讚佩!
它不因捐贈,就草率從事,馬虎打發。
裡面的內容,有知識性:如山川、鳥獸、蟲魚。
也有生命提昇:種族平等,地球一家,自然環保的介紹,
都在輕描淡寫中完成:
沒有推銷,也不是作意,唯一就是"愛"。

看看內容就知道,全是作家們心血的結合,
不管出錢,出力的人,
圖文並茂,在在都為未來的主人翁而努力,
哪怕是小小一本。

生命的偉大,不在台上發光發熱,
更需要默默為理想耕耘。
尤其百年樹人,
影響何其深遠!
今天開始,我們大家也為理想去實踐吧!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無"心"而得一一一朱銘世界

好友:
多年前,我們在金山慧明禪寺的師父,
說山下在動工,要蓋朱銘美術館。
經過許多年,如今朱銘美術館已經在台灣東北角,
屹立不搖,讓金山平添許多景點,
參訪法鼓山、慧明禪寺,甚至順道拜訪鄧麗君都很方便。
我第一次覺得朱銘大師離我們那麼近。

看到華視新聞雜誌,訪問朱銘之後,
內心有許多感慨:
一個人成功,不是沒來由的。

他人生的第一個動力是,看到媽媽很辛苦,自己是老么,
父母生他時,年紀合起來,已經九十二歲的11子。
她問媽媽半夜三點鐘,為甚麼不想睡?
媽媽一面編織大甲蓆,一面笑著說:
傻孩子,我去睡,你們哪裡有飯吃?
所以他小學畢業,就在雕刻神像的師傅那兒當學徒。

他第二個感恩的人,就是這個老師傅。
他聽在耳邊的一句話是:雕刻要自己學會畫圖。
師傅說:不會畫,只好學人的樣,
創造不出自己的特色,琢磨不出自己的慢工細活。
做出的都是別人的東西。
他記在心裡,老老實實學了三年四個月。

此後他慢慢雕刻出自己的東西。
為了提早減輕媽媽的辛苦,他把作品拿去參展,
鍥而不捨一件一件的送展,
年年退件,年年送,如此一年一年的努力,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
他成了名,也解決了家中經濟的困窘。

但是,他不因此而滿足,
這是我所要追求的嗎?特獎的殊榮是我要的目標嗎?
工作之餘他常捫心自問!
"藝"和"匠",在他內心是清清楚楚的。
醞釀了三年,不得其門而入,又死不了這顆心,
他和一個朋友,終於拿著自己的作品,
去按雕刻大師楊英風家的門鈴。

大師風範,和大師的慧眼識英雄,
三十好幾,正要掙錢養家的朱銘,為了藝術,
一頭栽進去,在老師家,埋頭隱晦了八年。
他是會聽話的:老師說,不要學我!
看他身體單薄,只叫他學打太極拳,練好身體。
因緣際會,就在太極拳裡,他醞釀了自己。

真正的自己:氣與力獨特的揮灑。
加上楊英風大師善巧的帶領,
老師是何等的地位,他是政府邀請回國的國際大師,
他是何等的珍惜,這師徒的情誼,
讓他八年心甘情願的隱晦。

有一天,他異想天開,
他又和朋友帶著自己的成績,和年輕的膽識,到美國闖蕩江湖。
靠著對藝術的執著,和自我努力與期許:
沒有背景,沒有語言基礎,
憑的只是,老師們給他打下的基礎,和對藝術的強烈企圖,
尋找,追求,
他終於名揚國際一一一朱銘的太極系列。

成了名的朱銘,
想到老師的話:不要被圈囿,
不要被他人,也不要被自己圈囿一一一
他踢掉太極系列,踢掉人間系列,如今七十多歲的他,
藝術的熱情,還是火熱,
他在醞釀:從前他一直嘗試跳脫技術:
如今他想跳脫藝術。

他要回歸內在的真我;多年以來,他把藝術的種子種到心田,
如今天時、地利都已成熟,
種子自然生根萌芽,
縱手放意去"做",自然能夠無心而"得"。
他有這種體悟之後,就和時間賽跑,
希望在有生之年,將內在精神,無拘無束的展現。

就像打太極拳,從皮肉外形,
打到骨子裡,仍然還不算上乘,
好友,如何達到形而上,無心而得?
那是"基礎功",
多麼努力,日積月累,埋頭苦幹,才能換取得來!

上圖雕刻羅漢的那位師傅,他自稱是朱銘大師的學生,
大家都要學習朱銘;
而他仍和時間賽跑,永不休息,
你我豈可怠惰?
那位雕刻羅漢的大師,不必當朱銘第二,
努力就對了!朱銘大師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