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
來新加坡,住在地鐵綠線12武吉士站附近,真是太方便了,
有一天賞鳥的老爺,臨時說今天就去裕華園吧!
我們循著資訊,在地鐵綠線25下車,
此處,中文站名叫"裕華園",
而英文站名,卻清清楚楚寫著"中國花園"。
出了車站,一條小路兩邊綠樹,直通園區。
散步的人,慢跑的人,三三兩兩來去,一派優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中國塔。
曲徑通幽,花木扶疏。
周圍還有中國古代名人塑像,高高聳立。
迂曲前行,經過一條河,過了拱橋,那邊又是一座宏偉的拱門。
才知道,此處才是正門。
中國塔附近,是中國園和日本園的交界處,
是通往地鐵的捷徑。
原來裕華園,範圍還真大,有內河、外河環繞,河岸清幽脫俗。
而且,隔著河流中國花園的另一邊,竟然還有個精緻的日本園。
在中國花園,我們已經徜徉了一個上午,
我留連在河岸的春秋閣邊,
是建築師慕名台灣的高雄吧!
就在河邊,建了個形式相仿的樓閣,
一陣風來,儷影雙雙,就揉碎在波光中,加上拱橋。
中國園林味十足。
橋邊還有另一個,中國式的建築,取名魚樂園。
在迴廊彎曲盡處,是要收費的龜園。
我因為賞鳥的另一半走遠了,因此,沒有進去探究竟。
我們就在河邊,捕捉俗稱"魚狗"的翠鳥鳥蹤,
因為這兒的翠鳥,牠的羽毛,是發亮的寶藍色,
連我也著迷了,我就留下來,在河邊樹下當副手。
眼中只有鳥蹤,還要提起耳朵。
全方位的雷達追蹤。
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
來了幾天,已習慣午後陣雨的天氣。
我們看看時辰也已午後二時,便加快腳步,出園找餐廳躲雨。
才走到一個公車站牌處,傾盆大雨,就如潮水倒下。
連遮雨棚也失去作用,雨傘更不用說,
棚內已有個騎士,
他是本地人吧,一副稀鬆平常的樣子,好整以暇的坐著。
我們卻望穿秋水,好不容易雨小了,
往前一路,問到一個社區市場。
四層樓的小吃店,座位上好些人,也都優閒用餐。
吃過午餐,再回去找我們的翠鳥。
我呢?誤打誤撞,走入日本園,又來一陣大雨,
一群學校的學生,本要舉行馬拉松賽的,被迫躲雨暫停。
雖然有雨聲,學生的喧鬧聲,不絕於耳。
大概日本園林,布置了小橋、流水、菖浦、怪石種種禪境,
尤其在雨絲中,也另有一種絕塵之美。
嘈雜的學生,已宣布解散,
我走在雨中,
四周,哦不,是內心,頓感空靈。
忽然,空山人靜鳥聲幽,
一串清脆的鳥鳴,來自樹間。
我啞然失笑,以為自己如風似雨逍遙,
正得意,
原來此刻,還有不錯的同好,在雨中,
在新加坡的裕華園;這午後的日本園林。
看你佳作頻頻,不虛此行!
回覆刪除把他比下去,指日可待!
哈!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