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一個女人的故事

好友
告訴你 我聽童星紀寶如自述的故事
他的生命故事真是精采萬分
人說一滴眼淚裡就有一個故事 你同意嗎
不用窺伺的心理 去聆聽
收益反而更多
那會 滋潤你 走出更穩的人生道路

紀寶如經過歲月的洗煉 和宗教的啟發
他的人生 大大的轉折 連他自己也想像不到
就好像一個乞丐 一覺醒來
身旁有三億美金 那樣不思議
他曾經很痛 十八歲私奔 為了乞求家庭溫暖
丈夫卻又外遇 讓他失去婚姻 一場大火來得突然
又燒死了那求哀悔過的丈夫

領回的三個兒子 都有情緒問題
以及死不原諒的丈夫 他又對自己懷抱怨恨
加上生活問題 當了媽媽桑
他苦笑說 時常客人還沒灌他酒 他已自己猛乾杯
半夜最醺醺回家 想到自己的辛苦 叫起睡著的孩子 排排站體罰
回床睡覺 又開始悔恨
白天醒來 時時是手腕傷痕累累 血跡斑斑

他的口訴 令人感動的是他的敢恨敢愛
一次商業交易的因緣
對方是一個信仰十分虔誠的基督徒 看了他的臉
說 別急著簽字 我們來禱告
禱告詞裡 有觸動紀寶如的話語 好像專門針對他說一樣
當場他崩潰 淚如雨下
一個敢愛敢恨的人
可以說是: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歲就當起童星 看盡演藝圈的滄桑 潦倒病老的藝人
讓他感慨 他藉宗教團體的力量
接引老病的藝人 走出家門 去慰勞養老院孤兒院
大家都相見歡 也許天生是個藝人
穿針引線 說跳唱演 他樣樣俱佳
他也活過來了

對於他的孩子 愛恨分明的他不諱言 老二販毒
他通知警察 將兒子關進牢籠
卻藉虔誠的心 感動上蒼 感動獄中的兒子
更修復了孩子之間的疏離 連老大躁鬱的疾病也被修復
他婆家的父親 更接納了他 當他是親生女兒
不再是掃把星 全家互相扶持了

最令人感動的還有 他曾咬牙切齒
對那位燒死他的丈夫 奪走二十幾條人命的兇手
恨之入骨
但兇手在服刑時 痛改前非 由牧師帶領皈依宗教
臨刑十分平靜 更捐出器官
紀寶如說到此處 他說他已原諒兇手
在天國 他們是兄弟
他說跟他一樣 都是"新造"的人
   

心中開朵自在的花


好友
春天悄悄來了 咱們看山去吧
從新店跨過碧潭橋 拐進青山鎮社區的路 蜿蜒上山
繼續往前行駛 路是越來越崎嶇 拐彎抹角地
開車的人的確是辛苦些 坐在車上的人可樂呢!
因為是跟著河 往水庫上游走
小路是柳暗花明 高低起伏 不知下一彎是什麼
但是 濃郁的花香會突然襲來

那是我的最愛 我說"深呼吸" 快!深呼吸
熟悉的花香 只有春天才有的
突然又一個轉彎 同樣甜甜的香氣 四周掃視 找不到我想像的
一一一柚子花一一一
孤高潔白的柚子花 你在何處
只見檳榔樹高聳在山坡
了然 檳榔花也是有同樣類似 那沁人的芬芳

心曠神怡的時候 跟什麼人在一起都快樂
看到什麼景色都悅目
此刻的廣興里 下頭是乾淨幽深 沉靜如處子的翡翠水庫
頭頂是藍藍的天 水岸就是剛換上春裝 受保護的山
目不暇給的四處搜尋 天使之聲
各種鳥兒唱出 不一樣的求偶聲 育雛聲 或是迎春曲
婉轉鼓溜的曲調 我有時閉目 反而聽得更清楚
哈!哈! 可不是我開車 閉眼睛開車 那還得了

把顆心靜下來時 連樹葉 落下都很瀟灑
我聽得出來 還迎風招展
誰說它們 是離枝的哭泣?
也許是詩人多心 感時傷懷 借題發揮
可別學他們 舉枷受罪 還要藉酒澆愁
世間事一陣風 吹來的檳榔花香 當下深深吸一口就對了
拐過去 那邊又有一灣溪水 魚鷹慵懶低飛
而白鷺亮翅 大家 一起來曬太陽吧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坪林生態之旅

好友
對坪林最早的印象,是早年去宜蘭時,
要走九彎十八拐之前,這兒是補充能量的地方。
尤其冬天,一碗熱騰騰的湯,一盤炸溪蝦,阿婆茶葉蛋、、、
如今,改頭換面,用更優雅的姿態,展現在觀光客前面,
讓你觀魚、戲水、踏溪、鐵馬行、茶餐樂,
一派生態之旅。

那是國道五號出現之後。
車輛不再繞行九彎十八拐之後,
忽然發現,坪林有多樣面貌,春夏秋冬各展丰姿。
有一年,我們和插花老師在一起,
有個人識途老馬,帶我們穿過新橋,
驅車直上山坡小徑,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是一個在商場翻滾過的主人,在此結廬而居,
後來覺得獨樂不如眾樂,
每天提供預約數桌客人,來喫茶餐。
至今,記憶猶新,走上石階,眼睛平視之處,就是石砌魚池,
水清,游魚就在石縫間嬉遊。
都市的塵囂,剎那煙消雲散,
加上賓至如歸的接待,度過一個滿滿茶香,離塵脫俗的午後。

另外一次,和賞鳥大人,來到這兒,
我們各自尋找自己的最愛,他在河岸邊的一棵樹上,
發現一群白鷺鷥棲住,
白鷺鷥有各種姿態,優雅的飛翔,或高高昂首獨立,
他忍不住,就尋寶去了。
我隨意漫步,穿過國小,
尋找我喜愛的操場溜滑梯、鞦韆等等玩具。

抬頭看到觀世音菩薩聖像,高高聳立,路人指點,
拾級而上,循著山花,爬上觀音台。
來到觀世音菩薩腳下,禮拜之後,
一時十分得意,高高坐在石階上,迎著春風,
我也用傻瓜相機,捕捉這唯我獨尊的感覺,
突然,那賞鳥大人,也出現相機之中,
他也被觀世音菩薩吸引來了。

還有一次,拿著朋友大名的些微訊息,來到旅遊中心,
中心的人分外熱心,就在資料裡搜尋,
只知朋友開了家露營區,
竟然,在人口眾多的坪林區搜尋姓名,找到了露營區的地點。
沿著北勢溪,一直上溯源頭。
雖然快馬加鞭,
北勢溪實在有夠長,溪邊清幽,小路好像無窮無盡。

終於找到露營區,夏天,已有些家庭裝上卡拉OK,在高歌起舞,
溪水清澈,主人帶我們到溪邊踩水,
連我都玩性大發,難怪,他的孫女立刻跟隨。
露營區的孩子們,也打起水仗 玩得濕漉漉的
繼續走上源頭,是他的私密基地,他介紹好幾種民間草藥。
那是遊客禁地,山更幽,水更清澈。
因為露營客,一切自理,主人很省事清閒。
他介紹一些,都市少見的好玩東西,盤桓到夜深,我們才摸黑回去。

這一次,則是完全不同的交通工具,明鈺帶我們到新店,搭923公車,
開上高速公路,到達坪林,又搭接駁車,往金瓜寮溪。
交通方便之極,我們在終點下車。
一行人六個人,下了車,嘰嘰喳喳走在陽光下,
快樂的樂齡族,像九芎根魚池的鱘龍魚一樣,
遨遊在清涼的山泉中,樂不可支。

明鈺老馬識途,一路走在前頭,
而且長年上山下水,腳勁了得,對這兒平坦的林蔭小路,
她自豪的跟我這飼料雞說:你可以的!
她真貼心 難怪大家跟定了她
就在那條觀魚賞蕨步道 開心的走著
風徐徐吹來 在杉木林中 享受了浮生半日閒

美枝是個性情中人 她跟過一次
一大早買麵包時 和老闆要了麵包邊皮 拎在手中
又每人一個小塑膠袋 讓我們自己分些麵包屑
自己可以入溪 去享受餵魚之樂
麵包屑一丟入水中 群魚就蜂擁過來 成千上百
陽光下 魚身閃著鱗光追逐食物 煞是壯觀有趣

我們在步道旁 也愉快的享受了我們的午餐
內心想 這些"人"的食物 魚可以吃嗎 自己打問號
偶爾 無妨吧
賞蕨的人已走入林蔭深處 大家呼叫小心有蛇
這樣你一言我一語 繼續跟著溪 往前行
大家腳程不同 有時靜默 溪聲倒是聒噪 不斷在耳邊
訴說春來了
游魚也跟著 跳起水面秀膽量

樂齡族 每個人心中有感 不能輸 大步再繼續走
終於來到馬路 接駁公車還沒來
大家看著群山 這層層疊疊的綠
都說造物神奇 一個綠 就有那麼多層次
離塵脫俗 置身其中 豈是人間?

我們用相機留下剎那身影
並預約趁春天
還來尋幽訪勝 那是另一個景點
不遠 就在接駁車往返之處
那中途的世外桃源一一一南山寺溪邊棧道
我們不久會再來的 喂! 山清水秀的坪林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中國花園


好友
來新加坡,住在地鐵綠線12武吉士站附近,真是太方便了,
有一天賞鳥的老爺,臨時說今天就去裕華園吧!
我們循著資訊,在地鐵綠線25下車,
此處,中文站名叫"裕華園",
而英文站名,卻清清楚楚寫著"中國花園"。

出了車站,一條小路兩邊綠樹,直通園區。
散步的人,慢跑的人,三三兩兩來去,一派優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中國塔。
曲徑通幽,花木扶疏。
周圍還有中國古代名人塑像,高高聳立。

迂曲前行,經過一條河,過了拱橋,那邊又是一座宏偉的拱門。
才知道,此處才是正門。
中國塔附近,是中國園和日本園的交界處,
是通往地鐵的捷徑。
原來裕華園,範圍還真大,有內河、外河環繞,河岸清幽脫俗。
而且,隔著河流中國花園的另一邊,竟然還有個精緻的日本園。

在中國花園,我們已經徜徉了一個上午,
我留連在河岸的春秋閣邊,
是建築師慕名台灣的高雄吧!
就在河邊,建了個形式相仿的樓閣,
一陣風來,儷影雙雙,就揉碎在波光中,加上拱橋。
中國園林味十足。

橋邊還有另一個,中國式的建築,取名魚樂園。
在迴廊彎曲盡處,是要收費的龜園。
我因為賞鳥的另一半走遠了,因此,沒有進去探究竟。
我們就在河邊,捕捉俗稱"魚狗"的翠鳥鳥蹤,
因為這兒的翠鳥,牠的羽毛,是發亮的寶藍色,
連我也著迷了,我就留下來,在河邊樹下當副手。

眼中只有鳥蹤,還要提起耳朵。
全方位的雷達追蹤。
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
來了幾天,已習慣午後陣雨的天氣。
我們看看時辰也已午後二時,便加快腳步,出園找餐廳躲雨。
才走到一個公車站牌處,傾盆大雨,就如潮水倒下。

連遮雨棚也失去作用,雨傘更不用說,
棚內已有個騎士,
他是本地人吧,一副稀鬆平常的樣子,好整以暇的坐著。
我們卻望穿秋水,好不容易雨小了,
往前一路,問到一個社區市場。
四層樓的小吃店,座位上好些人,也都優閒用餐。

吃過午餐,再回去找我們的翠鳥。
我呢?誤打誤撞,走入日本園,又來一陣大雨,
一群學校的學生,本要舉行馬拉松賽的,被迫躲雨暫停。
雖然有雨聲,學生的喧鬧聲,不絕於耳。
大概日本園林,布置了小橋、流水、菖浦、怪石種種禪境,
尤其在雨絲中,也另有一種絕塵之美。

嘈雜的學生,已宣布解散,
我走在雨中,
四周,哦不,是內心,頓感空靈。

忽然,空山人靜鳥聲幽,
一串清脆的鳥鳴,來自樹間。
我啞然失笑,以為自己如風似雨逍遙,
正得意,
原來此刻,還有不錯的同好,在雨中,
在新加坡的裕華園;這午後的日本園林。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豪小子


好友
好小子林書豪的旋風,颳得全球一片籃球熱。
颳得華人豎起大拇指,還暈陶陶的。
自己覺得與有榮焉!
了不起!了不起!每個人都想攀關係:
轉眼之間,連他的祖先,成長背景,全被掀出來了。
這些,的確給好小子帶來一些困擾和壓力。

因為,他從不覺得那是個人榮耀。
說真格的,就好像跳探戈,不能獨舞一樣,
打籃球也是,必須和他人密切配合,攻守靠平日的默契。
以及臨場的機動反應。
你說這一切的一切,豈是個人可以完成的?

況且,在上籃那一剎那,雖決定得分與否,
可是"過程"中,一傳一遞,運球擋搶,
出神入化之處,不也可圈可點?
有時令人屏息之際,
觀眾還渾然忘我,宛然置身其中,榮辱與共。
難怪球賽,始終如此迷人,又豈是灌籃那一剎那而已?

好小子能深深體會這些,
這或許來自他的家庭,父母的教育,還有宗教的薰陶。
一一一功成不居一一一常懷感恩一一一
每每在賽球前,和隊友有個簡單而虔誠的儀式,
那是他對每場的比賽,認真地自我要求。
賽後也是如此:
和隊友一起,用"分享"成功的喜悅,結束每一場盛會。

好小子,的確是好小子。
他給每個年輕人一個好榜樣。
別去分別,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他是好小子。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花自有情


好友
從梅花開放,飆車上風櫃斗,看它展現風華,
到如今的櫻花尾聲,油桐花上場。
杜鵑花早已紅遍校園。

花開花謝,花兒,它們何曾為你喜悲?
卻惹的人間,一片喧嘩,
櫻花樹下,行人摩肩接踵,
絡繹不絕的賞花專車,油煙瀰漫的攤販車,
和嗶嗶叫的嚮導警車,於是,仙境不在!

花自有情,它和春風有約,
霜溶了,雪化了;水來滋潤,空氣的醞釀,
它們似乎有約,從不失時。
於是某個清晨,
嫩芽從枯枝或雪地,透露了些消息。
溫潤了大地,悄悄的傳遞了,四時在更替,
又有了新的開始。

小蟲在土裡蠢蠢欲動,想探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
鬆軟了泥土。
去年埋藏的球根,就順著小蟲的指引,
撐起綠綠的天線,收聽了春的呼喚,
開始呼朋引伴,這裡蹦一下,那裡也蹦一下。
不知不覺,大地一片生機。
忘了嗎?去年妳拍下來,那第一片掙出的雪地勇者?

今年媳婦也捎來消息,她的蔥苗冒出來了。
那是去年夏天訪美,親家母種下的,如今竟然活了。
媳婦解釋,紐約去年只下兩場雪,所以算是暖冬。
春來得特別早:
我想妳的非洲鳳仙,應該也活跳起來了!
記得妳也說:就在松樹下,不必重新栽種,它,
醒過來,就很艷麗地展現春裝。
花自有情,它依時而至。

最讓我難忘的是:老彭守候的曇花,在寒冷的北方,
這熱帶植物,卻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努力綻放。
那個晚上,好像是特意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也難抑興奮,選取各種角度,留下它的風華倩影。
你們自豪的說,整個夏天,一共開了二十餘朵。
真慚愧,我花園中的曇花,向來音信杳然。
妳說,當然囉!冬天還全部移至室內,細心照顧,
老彭像陶侃搬磚:花自有知,回報以歡顏。

從新加坡回來,頂樓花園中的野百合,卻悄悄開放。
在年過後的某天,雖然天氣仍然冷冽,
卻看到野百合的葉子,很努力地,開始向上生長,
我突然開竅,此刻想幫它一把,
我把雜草除去,疏開太密的部分,
還施了些肥,並將它們,移向日照多的地方。

跟你家園裡的韭菜,十年了,剪不完一樣,
一直留著你婆婆的手澤,是永難忘懷的。
我家百合,忘了是誰送的,很多年了,它自開自落。
因為我嚮往,花蓮天祥附近,布洛灣台地,
滿山遍野,星兒的眼睛似的,它自由自在地開放,
如同那兒的原住民,在星空下,開懷地唱歌跳舞。

生命裡,有自己的盛宴,唱歌跳舞,隨人努力展現,
可以相邀,也可以自吟,
遨遊天地,俯仰無愧,總要玩得盡興;
如同春花,奮力一搏,縱然短暫,也是燦爛。
豈是,為他人塗脂抹粉,強顏歡笑者,可以同日而語。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駁船碼頭的夜晚


好友
如果你沒有看過,高雄愛河的夜晚,
這次你回來,一定要去造訪。
河邊有咖啡座,有街頭藝人唱歌,
三三兩兩的人群,一派優閒,慢步走著。
河中還有穿梭的遊艇,把夜空點綴得更炫麗。

來到新加坡,兒子特別交代,
也要走訪新加坡河的夜晚。
如今回想起來,真有些好笑:他把我們也當成三十郎當歲。
還要我們在月下,攜手散步。
老爸老媽沒那麼羅曼蒂克,
但是夜晚的駁船碼頭,的確撩人。

白天先逛克拉碼頭,有些可惜,
那也是夜貓子流連的地方,如今酒吧還沒開門,
巷弄間,還殘留昨夜的醉意未醒,
有些落寞。
我們只好上船去遊河!其實白天遊河也不錯,
欣賞了新加坡最閃亮的地方。

尤其遠眺2010年才開幕的金沙娛樂城。
三間擎天的酒店,
頭上頂著世界最大的露天花園和游泳池。
加上旁邊花朵般的香奈爾建築物,
在海天一線的地方,這構圖真是天造地設的和諧。
遊艇就在此轉了彎,另一邊就是地標一一一魚尾獅公園。

下了船,我們再沿著河岸走一遭,
很迷人的步道,從克拉碼頭走向魚尾獅公園。
為了親近魚尾獅,
走到那兒已接近黃昏,不容易呀!
我和魚尾獅照了像,涼涼的水花,澆熄了我的疲憊。
繼續走向駁船碼頭,那就是兒子推介必遊的地方。

黃昏,其實已經七點,但是夕陽猶在天邊,
是對人間溫暖的最後一瞥吧!
河岸露天茶座,人潮還沒過來,我們選了靠河的座位,
走了一天,渴呀!三十度的氣候,走了一天,
我們點了水果、冰、啤酒、、、仍解不了渴。
看大螃蟹,時價,還要秤重,我們就照照相算過癮了事。
回台灣的東港,再去大快朵頤吧!

坐在露天茶座,人潮漸多,晚間的遊艇也照樣行駛,
四邊霓虹燈,閃爍在夜空下:
有船影,有大廈的燈影,
還有水光閃爍,襯著杯光酒影,
走出茶座,也是迷人的燈影,
路邊店家,吧台林立,
黯淡的街燈下,更是夢幻迷離;移步河邊,仍是儷影雙雙。

河面一陣涼風,心情稍稍沉澱,
河岸倒影因風襲來,開始閃閃爍爍,一片如真似幻。

想起中國古代墨客騷人的詩句,
那江南的秦淮河畔,應該也是如此:
夜夜笙歌,令人銷魂。
想著、想著,想著路邊流連忘返的人影,
我們也差點忘了回旅館的路。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新加坡的人情味


好友
走入新加坡的地鐵,才明白這兒,有各色人種。
進出車廂,不管觀光客或者在地人,
一視同仁,沒有受到特別待遇,
宛如一家人那樣,沒有推擠,和諧、自重。
暖流流動,讓你感到自由自在。
沒有拘束。

如果你走在街上,更有這種感覺:
有一次,我們要去雙溪布洛濕地,在等公車的時候,
一群年輕中國工人說,我們也要去那裏,跟著我們就對了。
於是我們跟著上車,也跟著下車。
正感覺不對的時候,剛剛那個年輕人,也趕了回來,
他說:你們還沒到的,我看你們也下車,不放心,
回來告訴你們,你們還有好幾站!

另外一次,我們在冰店吃冰,
問一下,哪兒有比較便宜的旅店?一天四千元的住宿費,太昂貴了。
店中小姐說,她聽過,在牛車水附近,有民宿。
她會幫我們打聽。於是,我們留下電子信箱。
回台後,忙起來,也忘了這些事。
有一天,我們收到新加坡來的 mail。
信中介紹了幾個地點,她說她的華文不好,頻頻道歉。

還有一次,我們去小印度村,
聽竹腳市場的店家說,有個肉骨茶非吃不可。
到了馬路,直走橫走都是印度藝品,
也頗覺有趣,我們買了些禮品,
來到一條街,都是金店,店中的金飾品,各式各樣,
美不勝收,而且豪華壯觀,從頭到腳,樣樣都有。
原來印度,也是個愛穿金戴銀的國家。

好奇的逛著逛著,不覺過了中午。
才想起肚子餓,去吃肉骨茶吧!
問到個服裝店的長者,他帶我們走到大馬路,
很熱心的,東指西指。
最後,我們還是失去了方向。
走進一個後街,不會吧!出名的肉骨茶會在這裡?

問了一個穿夾腳拖的年輕人,
他想了想說,有段距離呦!我帶你們去吧。
一路,他說他是華人的第三代,
他說,他大學畢業,剛從軍中回來,
他下個月就要去上班,是個工程師。
他說得輕鬆,我們已走得吃不消,連說快到了,快到了。
最後,他跑著,先去探探看,過午有沒有休息?

終於到了,半小時以上的路程。跟我們道完再見,
不讓我們請客,
他穿著夾腳拖,悠悠閒閒的走了。
真正有名,我們看到馬英九、吳宗憲的照片。
一個只有旅行團,才知道遙遠的地方。
那個年輕人,不厭其煩帶我們來。

新加坡的人情味,
讓我們還想再來。

雙溪布洛濕地


好友
跟著賞鳥人走,精品街可以不去,
山邊水涯,卻非去不可。
他愛他的鳥,我逛我的山光水色,各得其所。
雖然被動,無法隨心所欲,去自己愛去的地方,
轉念一想,
隨緣吧!那些壁落腳的地方,旅行團可是罕得來的。

就是這個因緣下,我們飛了四個多鐘頭的飛機,
來到新加坡西北部海岸邊,初次拜訪雙溪布洛濕地,
讓我見識到了它的真面目。

跟了一個也是初來的人,以盲導盲,
幸而此地,交通四通八達,一路轉車,問到很偏僻的工業區,
這個和馬來西亞交界的地方,我們終於找到了,
只有候鳥和一些對紅樹林有興趣的人,
才喜歡拜訪的地方一一一新加坡雙溪布洛濕地。

在台灣,我也去過幾個濕地,所以一種直覺。
首先要找參觀路線;要進教育館、放映室等地方,去了解有哪些動植物。
當然攝影器材是賞鳥必備,遮陽帽、望遠鏡、、、
我則攜帶輕便,並帶好乾糧和水,準備好腳勁。
心理準備好探險,我們就出發了,
多虧賞鳥人士,一些跨國愛鳥機構,甚至匯豐銀行出錢出力,
純粹以教育為前提,打點出這一個自然保護區。

有賞鳥步道,賞鳥牆,清楚的指標路線,累了有涼亭,
想眺望海岸,有觀景台,
有簡單路線;有繁複路線,可以散步;也可以深入觀賞。
在這兒,我這個外行人,在溪裡找到鱷魚;
在樹上,有飛來飛去的松鼠;沙灘有落單的水鳥,或群飛的白鷺。
其它像喜歡彈跳的彈塗魚,群螯亂舞的招潮蟹、、、
還有不知名的飛魚,集體比賽飛躍,
雨中觀賞,白露優雅翱翔,也是一樂。

當然,海邊植物也有它的可看性:
譬如,裸露根鬚的水生植物,直接胎生的樹林,
耐風的海邊植物,和棲息其中的蜥蜴、蜘蛛、螢、鳥等等。
它們也有聚落,是群居的。
在路標清楚的路線上,雖然一個人走著,沒有寂寞的感覺,
何況,砂石鋪成的平整路面,走起來乾爽、順暢,
偶爾有親鳥平台,或木橋水岸,
又憑添額外的野趣。

要不是,來時公車司機交代,最後一班車是傍晚七點,
我們真會流連忘返。
回程想到,下午五點以後,還有情侶家人來散步,
不免要投以豔羨的眼光。
因為,夕陽餘暉,雖十分動人,
但是,閒情逸致卻不見得人人都有呀!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新加坡的中國城


好友
新加坡的牛車水,老早耳熟能詳,
好像期待前往拉薩的八角街一樣,心中翻騰。
來到新加坡,坐在地鐵上才驚訝的發現,
地鐵上,牛車水的英文名字,就是中國城。
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中國城都活得虎虎生風。
牛車水、牛車水、牛車水呀!我更迫切想見你。

一種臍帶相連,像走自家廚房的感覺,
是逛中國城的心情。
沒買東西也沒關係!
身在國外,聊慰鄉思,有自己家鄉的芬芳,
還很自豪,各色人等都來參訪遊玩。
好親切,好得意,那是熟悉的,古老的,母親身上淡淡的香味。
失落的大山、小橋,失落的崑曲、京戲,失落的大餅、窩窩頭、、、
或者也許在此,還可以撿拾些故國的南腔北調。

來逛中國城,是不是懷抱這樣的心情?
早年牛車水地方的先輩,他們從中國沿海,飄洋過海,初來的時候,
不知是怎樣的辛苦奮鬥?
他們連食用的湯水,也要到有井水的地方,辛苦馱運回來,
老遠地,非得牛車不可,
這樣,有牛車來來往往,馱運、馱運、馱運,
不知不覺,就把這落腳的新地方,
順口取了個"牛車水"的名字啦!

天色晚了,我們從紫線的牛車水站出來,
出口直通一條寶塔街,賣些類似台灣藝品店的東西,
我一心一意想找家眼鏡行,出發時只拿了眼鏡盒,
我將老花眼鏡留在家中。
我說吧!中國的骨董街,一定找得到老花眼鏡,
終於在街尾找到一家,買隻眼鏡應急,否則這十天將霧茫茫,
如何是好?有那麼多新鮮事兒。

其實,走到中間又有一條橫街,賣了很多中藥製品,
往前走又有一條橫街,
印象深刻,它叫史密斯街,
夜晚的史密斯街好悠閒,整條小吃店,有些延伸到樓上,
桌椅大剌剌的擺在路當中,純人行區,
你可以把食物端到大馬路,浪漫的和情人分享。
有人會來集中收拾處理,也沒人會管你坐多久。
晚風吹來,涼快得不想離開。

還有好些地方,夜深了,回旅館休息去吧!
但是,無論如何,
那美珍香肉乾,在台灣有分店是吃過了,
就去林志源肉乾店,買些來解解饞吧!
哇!還要排隊呢!
中國街就是中國街。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另一種生命教育


好友
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很快已屆一年。
在周年紀念的此時,
電視媒體重播當時危急剎那的片刻,
大自然反撲,海嘯數度吞噬日本東北的鄉村、城鎮。
痛定思痛,台日媒體都用最正面的方式,
用前車之鑑的態度,檢討過去,惕勵未來。

大自然本來就有成、住、壞、空;
人類也逃不掉生、老、病、死的命運。
只因耽於安逸,貪圖眼前,何曾居安思危?
等到無常一來,措手不及,
便讓蒼天做主囉!那也無可奈何了,
就像去年如此的浩劫。

有些肯定是蒼天,對人類的試煉,
日本本來是個謹慎、自愛的民族,
他們對災難警覺性高,經常做著各種的防護:譬如遇到緊急狀況,
警報五分鐘之內,全國會用警鈴、電話個別通報。
在海岸外圍,自豪的堤防,他們說如長城一般,有二十公尺的高度。
居民和學生,都經常有地震、海嘯的模擬演習。
連幼兒園的兒童們也不例外。

但是災難來時,也有預料不到之處。
總之遇到了,
也非得面對不可,要處理,要接受,最後還要安頓。
周年紀念的日子,
地處鄰國的我們,也開始有官員們檢討地震問題,
也有科技界,注目海嘯的偵測防範。
有更多的專家,關注核能發電的利害關係。
他山之石,地球人的共生現象,大家互相檢討、因應。
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

其次,更感人的是:
人心撫慰的長期陪伴計劃。
有些是台灣志工出錢出力,有些是世界救助單位積極介入,
當然更多是他們本身的自立自強。
媒體播出:
老師們如何鼓勵留下來的學生,不斷給予加油打氣;
年邁的,上次戰爭前後出生人潮,更是展現驚人的韌性。
在在處處可以看到,人人發揮相濡以沫的互助精神。

私我的生命誠然可貴,但是關乎大我的搶救計畫,
更是刻不容緩。
在福島的核電廠,有關人員,
用武士道的精神,
去處理那些爛攤子:投入那些,可能一去不回的熊熊火焰。
他們克服了對輻射的恐懼,去執行從來沒有過的任務。
他們知道,那是責任:捨我其誰!
直到如今,還是一波又一波,去面對,去處理,
那些可能貽害千萬年的棘手問題,想讓災禍降至最小。。

人類正是自己用石頭,去砸自己的腳呀!
殘局大到如此無法收拾的地步。
但是,那些人投入的人,用生命教育著其他的人:
殘局總得收拾。
這些在在鼓勵了,其餘家破人亡的居民。
要綻開花朵般的微笑、微笑、微笑,
互相鼓勵著:我們要活下去。

一年之後,事實證明,
他們又從瓦礫堆中,慢慢站了起來。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魚尾獅的廣告威力


好友
你參加過團體活動嗎?
第一天通常用甚麼當開場白?一定是自我介紹嘛!
初次認識,要讓人立刻記得你,
介紹是五花八們,
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名字,用特殊解釋:
有些加了些聲音,有些加了些背景,有些、、、

真的,當天你就把他記得牢牢的,永生不忘,
魚尾獅,它就是新加坡的代名詞,
聽說最早,是個王子來到此處狩獵,
發現一種動物:獅頭魚身,從沒有看過的動物。
他認為好兆頭,就留下來建個城,
一度人稱獅城,就是今日的新加坡,
而這個魚尾獅公園,某一天,塑個魚尾獅,
就在新加坡河邊,日夜放光佇立噴水,從此他代表新加坡。

提起標誌,有很多是自自然然,就成了代表。
比如我們稱阿兜仔,那是指高鼻子,是台灣話。
誰叫阿兜仔?一般人指外國人,它的鼻子比較挺,
所以阿兜仔就成了洋人的代號。
以前,我有個男音樂老師,他出生就被取名"汝照",
等到他長大,世面上有個"乳罩"的名詞,
大家記得他,他卻受不了,只好到戶政機關,改名了事。

談起鐵塔:大家就想起巴黎,連東京也不敢掠美。
一看到布達拉宮,不會想到別處,唯一西藏。
金字塔,它和沙漠、駱駝都連在一起。
蜿蜒的多瑙河,會讓你想到甚麼音樂?想到哪個音樂之都?
紐約春天也有美麗的櫻花,可是它就敵不過日本,
它更浪漫。就好像看到渾身穿黑衣服的,第一想到日本的忍者。

到醫院探望病人,很多人喜歡買蘋果。
因為早年蘋果是進口的,超貴,給病人吃,希望他們快快痊癒。
至於解渴:首選是西瓜。
冬天大家去喝紅豆湯,奇怪,夏天自動選綠豆湯。
聞到榴槤味,就想到熱帶南洋。
臭豆腐,在哪兒容易吃到呀?夜市,台灣的夜市。

說到這兒,我們回歸到新加坡,
我離開了101大樓,離開了台灣,離開了陰雨連綿,
去尋找陽光,
也找到了肉骨茶,
還提早嘗鮮:哈哈!榴槤冰好好吃呦!
然後,腦子已在盤算,下一個旅遊點。
是四川的樂山大佛?還是有很多風車的國度?

都有樂齡問題


好友
新加坡也正式面對到樂齡的問題了。
來新加坡幾天,只為打發內心的陰霾,
面對自己樂齡出現的問題,已無計可施。
出了樟宜機場,見到陽光,脫了大衣,
呼吸了新鮮空氣,
哇!
我馬上發覺,來對了。

除了不再背負長年揮之不去的重擔,
其實我知道,死穴在哪裡?
上了飛機,離開死穴,腳步也輕盈多了。
加上,電視上談論著樂齡問題,正視著樂齡問題。
人,寧願留在這裡,不回死穴。
但是,心卻還是遺落在外!搬到哪裡,也得不到寧靜。

我拾掇著零落的心,來到新加坡,
聽到此地電視上,對樂齡人的關懷,
靠著手中的旅遊資料,追尋鳥蹤,
療傷不必溫暖的雙手,啁啾吱喳終於安慰了你。
這兒沒有四季,
此刻還是鳳凰花開,喚起我無憂無慮,橘紅色的童年夢。

地鐵站周邊,大部分是個熱鬧商圈,在外圍有社區,
社區附近活動的人,大部分則是年齡五十以上的長者。
他們可能是生產者,也可能是消費者,
和地鐵內來來去去,年輕的上班族、學生是不同的。
每個人都閒適、安樂,連殘障或拾荒者都如是。

一幢一幢的摩天社區公寓,
包圍在商圈之外,來去每個都是溫和的半百長者。
停下來問路,百分之八十都會講華語,
和我們同文同種;也有各色人等,大家都能和平相處。
政府則出錢出力,正替有長者的家庭,安裝電梯、衛浴設備,
規劃許多托兒、托老的班級社團。
收取少許成本費用,讓長者多了些自尊。
我,在此處也發現了些許自尊。
好好收藏,留待冬天,慢慢啜飲。

捷運比一比


好友
來到新加坡,坐在捷運上,告訴老爺,阿孫的趣事,
去年在紐約,兒子兩夫妻,帶我進城玩,
停好汽車,
兒子告訴阿孫,我們去坐"潛艇堡",
大家魚貫進入地鐵,只坐一站,要換車,
阿孫第一次坐地鐵,不過癮,大哭起來,硬是不肯下車,
幸而,換了車他才破涕為笑。

阿公坐在新加坡的捷運上,想念起紐約的阿孫,
我卻想起台灣的捷運,
不知不覺開始比一比,心裡莫名升起外國月亮的感覺。
又懷念起我家附近的木柵線!
自從變成文湖線之後,就悵然若失起來!

可愛的袖珍坐椅,對我這個樂齡老人來說,
真是剛剛好的舒服,
輕便的動線,輕便的把手,親切得四人面對面。
總之,已成回憶。
它曾精緻地,帶著大家走進動物園。

如今的笨椅子,前傾的坐位,無處放腳,
是哪國190身高的打造模式,
文湖線讓我這個樂齡老人,想起那入贅的男人。
說木柵線也不對,說內湖線也不對,
勉強套在一起,入贅的男人,
它就被取名叫文湖線。

下車、下車,老爺催促下車,
平平穩穩的行程,一會兒就到站了,
是綠12站,對我們這外地人來說,綠線12站太好記了,
我們下了電梯,繞一點路,來到紫線,
我們想從紫線3站,到下一站紫4站,去牛車水玩。
當然他們也有外文地名,但不懂也無所謂啦!
紅、綠、紫、黃、褐,1、2、3、4、5、6、7、8,好記得很。

全世界的地鐵、捷運,都是讓觀光客稱心為首要。
而新加坡的捷運,給人的印象,
還加上乾淨、乾淨、乾淨,
外加清爽、清爽、清爽。
各色人種,在這個地方,和諧的生活著。


粗枝大葉


好友
你看過粗枝大葉的女人嗎?
不是頭帶髮捲,穿夾腳脫,說話老叉腰那種。
當然,也不是晚上貼著面膜,
開車上街,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那種。
那種人多的是,氣死老公或警察,沒啥稀奇!

我也是氣死警察或老公的,
另類的粗枝大葉:
也許,你聽來也啼笑皆非,但得先跟你宣示,
我可不是故意的。
說來也有些害羞,但是本小姐天生如此,
至今,也不知出了多少糗事。
不必向你告白,反正你已司空見慣。

只告訴你,我剛從機場回來,拖著超重的行李,到機場繞了一圈,
還沒出關,又打道回府。
也不是專程去送老爺的,
他在機場跳腳,顧不了紳士顏面,這我早料到。
他忘了機票還是他買的,
旅行社沒有注意我的護照日期,只剩三個月,怪誰呀!
機場答應,讓我出境,但是他們告訴我,
新加坡是不會讓我入境的。

老爺最後獨自上飛機了,
只和旅行社通了電話,答應三天候我可以成行。
從出境大廳繞回入境大廳,
本小姐又回到了家,
還親自跑外交事務所,辦好護照,
三天後如期上機。
我挺自豪,我不是糊塗,只是粗枝大葉而已。

其實,出不了關,也不是第一次,
上次倒是我自作主張:心想別把護照丟了,留在家中吧!
反正台胞證已辦好,我以為憑證就可以直飛中國,
否則,花錢辦台胞證是為何?
自作聰明的結果,當然出不了關!
拖著行李,摸摸鼻子,下次再去還不是一樣。

為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三個月之內,
我獨自闖關成功,還暗暗得意。
我也不錯呦!更跑了一趟湄洲,去禮拜媽祖。

對於自己無可救藥的粗枝大葉,
已經由來已久,家人見怪不怪,最後搖搖頭之外,
反正,我心甘情願,自收殘局,
除了懶得理會,還多了茶餘飯後的笑料,
他們還覺得高我一等,而洋洋得意呢!
我,本是山野人嘛!粗枝大葉又如何?
讓人開心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