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與作和高山慕情



好友:
日語老師和我們交換學習語言。
他是一個六、七十歲的長者,
有著很深厚的舊式日本精神,
恰和日治時代那段的台灣文化吻合,
所以比手畫腳起來,大家很容易溝通。

今天他挑了一首,北島三郎唱的"與作"當教材,

那是一首老歌,余天也曾經翻唱,
歌名叫"高山慕情"。
我喜歡余天的歌詞,是慎芝的傑作,
歌內有濃濃的情意:同看山色,同看斜陽。
https://youtu.be/p1dgylDktXI

日語老師解釋"與作"的原作,他說大大不同:
"與作"是日本很普遍的名字,
他代表憨厚,靠力氣賺錢謀生的人,
那也是日本最基層的中心思想,
打魚曬網或男耕女織等等,生活有限,卻很知足,
甚至用"嘿嘿荷","嘿嘿荷"來自我打氣。
https://youtu.be/2XNFo8o9j3o

與作在砍柴,嘿嘿荷,嘿嘿荷,
有回音喲!嘿嘿荷!嘿嘿荷!
老婆在織布,咚咚咚,咚咚咚,
性情溫柔的姑娘喲。咚咚咚!咚咚咚!
、、、、、
老婆在打稻草,咚咚咚!咚咚咚!
是個努力工作的人喲!咚咚咚!咚咚咚!
與作,與作,天已經快亮了,
與作,與作,山在呼喚著。
、、、、、

日語老師說,日本最初精神應該是如此的,
難道他發覺日本的年輕人變了嗎?
反觀三、四年級的台灣人,
其實也是過得簡約、安分,日出而作,入入而息,
但是,我們的年輕人、、、

喔?市場都充斥皮包、美食,
是世界在改變吧!






















1 則留言:

  1. 年輕人比較厲害呦!
    我們懷舊,
    但年輕人是我們帶大的呀!
    是我們造成的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