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琴詩一首



好友:
蘇東坡琴詩一首:

若言琴上有琴音 ,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裡面的名詞有:琴、匣、指頭等,

動詞是:鳴、言、聽等,
說話對象是你我,或第三人、、、
總之這之間,
就是佛家說的六根,與六塵在交互作用。

而六根、六塵的產生,

都是你我的心意識在變現,
匯集著自己眼看、耳聽等的呈現,
拼拼湊湊出形形色色,如真似夢的境界!

不管山河大地也好,虎豹熊羆也好,

都如兩面鏡子對照,層疊相映,
每個萬物瞬間呈現,可已不是先前實在時空;
不是當下剎那的情狀。

譬如木桌的呈現,是木頭嗎?是樹苗嗎?
還是種子?肥料?土地?阿爸的汗水?

所以琴音豈是單一來自琴?

悅耳的音樂豈是只來自琴師的指頭?
妳的耳朵聽到樂音, 
只是單一耳朵在張合嗎?

這樣自我察覺,自我剖析,

忽然醒悟,第一個音不是耳朵聽到的那個音,
樂手輕撫的剎那,不是妳看到的剎那,
而那張琴不是原來的琴。

因此東坡先生是在作詩嗎?
還是另有感悟?
是萬物單純的樣狀?
還是個人心之活動?令人費思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